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希望来吧”、电子阅览室、校外实践活动,同心小学—— |
【同心社区】“小候鸟”们的快乐之家 |
|
徐琳 2018-07-12 |
|


在同心社区有着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同心小学,里面,400余名“小候鸟”们欢乐学习、共同成长。追溯小学发展历史,社区内的老人们说,最早应该是建在名为“近善坛”的坛所内,到了1995年,才选址新建了现今的同心小学。
“我记得那时学校里连一张像样的桌椅都没有,我便自发为他们打了40张双人桌椅,用的好材料,请的好师傅,还上了层绿漆,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最好的了。”居民李纪林回忆说。
走进同心小学,两层楼的教学楼内,学生们正在上课。再往,有间80平米的小平房,屋内一张大大的长方形桌子,旁边配备了空调、电视、运动器材等。这儿,便是共青团关爱新市民子女志愿服务的阵地“希望来吧”。多年来,同心小学的学生们将之作为学习、阅读的乐园,共同参与了社区及各单位部门开展的主题活动,收到了一份又一份爱心礼物。
考虑到同心小学没有电脑房,2015年,同心社区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条件下,特意腾出一间办公室,置办了10台电脑,开设了同心小学校外辅导班。从此,这里便成了孩子们最爱的网上乐园。
社区团支部书记祝君告诉记者,每周六早8点到10点半,同心小学的学生就会来这儿学习,每年他们会开设3期课程,分上半学期、暑假和下半学期,每一期的学生都不一样,至今已惠及学生200余人。
此外,为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开拓眼界、增长阅历,同心社区每年都会耗资近万元,组织孩子们开展8到10次的校外活动。对此,同心小学众多学生表示:“我们喜欢这里,老师、同学,还有社区的叔叔阿姨,他们都很好。”
□ 徐琳
六一关爱“小候鸟”活动
同心小学学生在社区进行计算机辅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