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

“我正在捞草,你们等会啊,我马上就上来。”早上9点多,烈日炎炎,记者来到贤明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只见在一大片水田里,人称“螃蟹王”的陆贤明正在没膝深的水里忙碌着,他拿着一把耙子在水面上转动,一会儿捞出一把水草,往身边的一艘“绿色的草船”上一扔。
“螃蟹不是喜欢水草吗?你干嘛把水草捞了?”上岸后,记者不解地问道。“这草叫面条草,是我特意种了给螃蟹吃的。这些草已经被螃蟹钳断了,不捞的话,气温高了会腐烂,影响水质。”
当记者问及他从事螃蟹养殖多长时间时,陆贤明笑着答道:“13年。”“那你原来是干嘛的?”“我原来是杀猪卖肉的。”他告诉记者,以前上午卖完猪肉他喜欢去江边转转,看到有人出租河塘,“就这么突然决定养螃蟹了。”
从“杀生”到“养生”,完全不同的领域,养殖经验从哪来?陆贤明多次前往高淳学习螃蟹养殖技术,参加农委组织的培训班,“一年一个经验,也有十几个经验了。”陆贤明告诉记者,从事水产养殖的这些年,从来没有出现螃蟹大面积生病死亡的情况,“最多时也只有几十只出现了死亡。我的技术不比人家差!”
说起螃蟹,陆贤明很得意地说:“我的螃蟹不愁卖,我不拿到街上去售卖,都是人家上门来买螃蟹。”他告诉记者,螃蟹好卖的重要原因,就是在于他的螃蟹接近长江蟹的品质。
“我家螃蟹不吃一点饲料,全部都是用鱼虾喂养。”为了保证螃蟹的品质,陆贤明建了15吨的冷库,“里面装的都是江鱼、海鱼。江鱼、海鱼喂养长大的螃蟹,吃起来口感跟长江蟹差不多,腥味足,螃蟹味浓。”
除了螃蟹品质好外,陆贤明的螃蟹好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价格也很亲民,“只有阳澄湖螃蟹价格的一半,平均80元一斤。”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在永和村承包了150亩田地,估计今年能收获1.5万斤螃蟹,“销售额能有100多万。”
谈及下一步发展,“螃蟹王”陆贤明表示,将为自己的螃蟹注册商标,打响螃蟹品牌,再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让自己养殖的螃蟹真正走向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