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习近平十大金句告诉你,这才是真正的“一带一路”! 下一条:全球运河城市百个古镇聚首扬州 把古镇打造成为“诗和远方”
夹江实现全面封航,科技岛上绿色建筑全覆盖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5-18

  

夹江实现全面封航,科技岛上绿色建筑全覆盖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裴睿 杨民仆)5月16日下午,“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江苏段集中采访来到了南京的第一站建邺区,参观了滨江风光带河西段、江心洲生态科技岛,先是在姹紫嫣红、一片花的海洋中徜徉,接着游览了“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见到了世界上都较为罕见的“绿色之岛”。

滨江风光带河西段:多处景点成南京新地标

图片

美丽的南京长江江滨

滨江风光带河西段北起北河口水厂,南至秦淮新河入江口,西邻夹江,东至扬子江大道,南北全长约11.5公里,最宽处580米,最窄处20米,总面积4.37平方公里,大致分为万景园段、绿博园段、国际青年文化公园段、鱼嘴鱼背湿地公园段等四个区域。

河西新城作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为充分解决南京“临江不见江”、“邻水不亲水”等问题,将扬子江大道内移,在滨江岸线预留了充足的亲水空间,为滨江风光带河西段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基础。

如今,夹江实现了全面封航,在有效保护水源地的同时,达到了净化、美化江面景观的实效。特别是鱼嘴鱼背湿地公园,原址为防护堤、采砂场、油库,是沿江工业遗迹,在建设过程中,完整保留了湿地原貌,将油船接驳栈道改造成观景栈道,使游客既可以近距离观赏湿地,又避免了因人流进入对湿地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对湿地河道进行了疏浚,补植了富有层次感的水生植物,进一步突显了滨江湿地的特殊风貌。

滨江风光带河西段集旅游、体育、文化、会展、酒店等功能于一体,全线免费开放,全年庆典、演出、赛事不断,既满足了市民休闲生活需要,又极大地增强了区域活力。其中,“南京眼”步行桥作为南京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桥塔垂直倾斜35度,塔高85米,塔斜向高102米,代表了南京鲜明的青春朝气。保利大剧院、江苏大剧院等文艺剧院每年演出200余场,接待观众30余万人次。国际博览中心是江苏会展产业的龙头,也是河西新城的一大地标,三期工程竣工后,总建筑面积超87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将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会议博览城”。新建成的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占地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目前是全市最大的酒店综合体,已成为南京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地标。

滨江风光带河西段针对各区域的功能特点,规划建设了特色鲜明的配套服务设施。有的利用旧建筑进行改造,如万景园利用旧仓库改造的游客之家,鱼嘴鱼背湿地公园利用清江油库改造的鸟语筑等。有的是结合公园风格进行了新建,如绿博园站地铁上盖物业、明轩观澜、别馆听瀑等,国际青年文化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艺术中心、别有洞天等。

漫步在南京眼步行桥上,放眼望去,江面波光粼粼,泛着迷人的光彩,不时有白鹭在江面飞过。

图片

美丽的南京长江江滨

生态科技岛:在世界上也较为罕见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所在的江心洲为南京的一个江中洲岛,面积约15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西隔长江主航道与江北相望,东隔夹江与主城相邻,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面积适中、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在世界上也较为罕见。

该项目坚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突出以高端科技服务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生态开发建设,建成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产业园;顶级人才、高新项目和国际资本有效对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相互交融的国际化示范社区。预计到2020年基本建成,将建成世界级的“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

生态科技岛在绿色友好生态环境、宜居生活模式、资源能源利用、节能环保建筑、海绵城市等方面全力打造生态低碳洲岛。

生态科技岛实施绿色建筑全覆盖,其中7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含三星≥20%),除现已建成的用地及少量市政设施为一星级建筑,其余新建住宅、商办、科技研发等建筑则要求建设二星级及以上建筑,核心区局部地块以及靠近生态绿地的地块项目为三星级绿色建筑。

区内新建建筑需采取节能设计并达到国家关于绿色建筑及节能建筑的相关要求。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达到65%节能标准。主体结构预制率15%-30%,围护结构等装配率大于等于40%,预拌混凝土使用率需达100%。

公共建筑可上人屋顶面积绿化率达到40%;规划范围内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以上。倡导节能模式,推广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技术,根据建筑区位、用能特点,合理选择采用江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

生态科技岛保护自然滩涂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提升防洪能力、美化城市滨江空间,将打造成绿色生态的、赞美和拥抱长江历史文化的洲岛家园。

编辑:小佳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743602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246162 本月:1922037 今天:10351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