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用系统思维共抓大保护 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江苏贡献 下一条: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青春遇见马克思 把信仰“种”进更多青年心中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5-06

  

青春遇见马克思 把信仰“种”进更多青年心中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5-06 07:28:00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将向基层党组织延伸

把信仰“种”进更多青年心中

青春遇见马克思 ①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江苏网策划组织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活动视频截图

中国江苏网讯 5月2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官网上线。

此前,“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微信公众号已于2月22日上线,后续还将推出“我读马列经典”微信朗读活动、“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青马公开课”和“我读马列经典”系列沙龙活动。

大咖领读“信仰之声”

“我读马列经典”微信朗读活动邀请各行各业大咖来做“领读人”,从学术大咖张异宾、张广军、双传学,到优秀思政教师徐川;从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老党员李传弟、陈其、李树培,到奥运冠军惠若琪、张常宁……他们纷纷为活动“代言”。省检察院、省水利厅、省质监局、省演艺集团等多家机关单位,以及江苏各地高校学生也纷纷积极参与,用“最美的信仰之声”向伟人致敬。活动已收到200多个参赛音频。

今年3月23日,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首场线下党建沙龙活动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行。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表示,“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在去年高校沙龙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将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人群向全省基层党组织延伸,旨在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子种进更多青年心中,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使他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谈到当代青年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永贵教授用“青年”“马克思主义”“时代”三个关键词做总结:第一,青春的思想激发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诞生;第二,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激发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活力;第三,青年一代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为引领,研读经典、领会精髓,不断开拓历史发展的新时代。

让信仰“从人间到心间”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活动于去年5月诞生以来,在江苏高校掀起“马旋风”,这个年度现象级传播案例,得到中宣部关注及各方好评。

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汤乐认为,高校老师要明白学生“关心什么”“向往什么”“不满什么”,在学生的思想误区、盲区敢于亮剑,给予他们正确的观点,让信仰“从天上到人间,从人间到心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认为,今天的青年和马克思有距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避而不谈或羞羞答答。信仰或许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但可以给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动力。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年轻一代就可以拥有积极的人生,增加克服困难的动力和韧劲,更容易找到方向和出路。

苏州大学学生钮璇认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价值理念、思维方法,我们用新的视角寻找“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它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道理,而是支撑无数普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时尚青年“神会马克思”

对于马克思,当代青年有自己的理解;对马克思的感受,他们也有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何用年轻、时尚又不乏趣味和理性的形式,让马列经典在现实中绽放新魅力?青年人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制作‘神会马克思’的脚本和视频中,我重新翻阅马恩全集等著作,学习宣传马克思的新鲜方式。”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孔伟宇走遍全国高校,调研当代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孔伟宇告诉记者:“我共向全国发放2000份问卷,做了50例个案访谈。我们将尝试用更多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去宣传马克思主义。”

4月12日至18日,南京大学16名本科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沿着马克思的足迹继续前进”项目的海外学习。这是国内首个寻访马克思战斗故地及学术机构的国际化科研训练项目。南大青年教师张义修介绍,同学们来到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求学地柏林、工作地科隆,追寻马克思的足迹。

记者 杨频萍 孙庆 陈立民 杨丽

标签:

责任编辑:马燕 崔欣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83741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345817 本月:2021692 今天:20316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