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他们的诗和远方在地下500米 矿工写诗数百首:用诗歌点燃激情 下一条:退而不休的大国工匠王南石:干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作
高铁零部件“诊断师” :隐藏再深的伤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4-30

  
高铁零部件“诊断师” :隐藏再深的伤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现代快报全媒体10小时前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划 记者 刘国庆)在无损检测岗位上奋战近 27 年,陈士华从一个 " 门外汉 " 成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 " 全国技术能手 "。陈士华,这个名字,已成为无损检测行业的标杆。在业内,他被形象的誉为高铁零部件 " 诊断师 "。面对取得的成就,陈士华只是谦虚的说道," 干一行要爱一行 ",这些年的努力虽然辛苦,但是他从中找到了快乐和幸福。
△现代快报记者 刘国庆 摄

奋斗 20 多年,成跨领域的首席技师

中车戚墅堰所位于常州,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材料及制造工艺的专业研究机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中车戚墅堰所以陈士华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正在一堆仪器中工作。只见他目光专注盯着仪器,一边拿着紫外线电筒,一边仔细观察图谱变化,正对一个工件进行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顾名思义,就是不破坏产品本身进行质量检测。如同病人去医院照 CT 一般,无损检测就是工业制造领域的 CT 探伤。在轨道交通行业,无损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列车在高速状态下,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确保每一件产品都满足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陈士华说。

陈士华今年 49 岁。1991 年,他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中车戚墅堰所,由于岗位需要,原本学习电器专业的他,被分配到无损检测岗位。当时,陈士华有些无所适从,他一面向周围的老师傅们虚心请教,一面从零起步苦啃专业书籍。常常晚上别人都下班了,他还在车间的角落钻研,一晃就到夜里九十点。不只是这样,陈士华还千方百计借阅不少外语专业书,看不懂,就一个字、一个词地查字典,刚开始,一页书就要花上两三个晚上。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性和钻劲,原本是 " 门外汉 " 的陈士华,几年后竟然生生磨成了 " 业界高手 "。在短时间内,陈士华熟练掌握磁粉探伤、X 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渗透探伤等方法和技巧,解决了多项无损检测技术难题,这让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2012 年,德国莱茵 TUV 公司在中车戚墅堰所考察期间,被陈士华团队的钻研精神及专业素养所打动,当即拍板与中车戚墅堰所签约,使其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国际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培训与考试基地。

20 多年的奋斗满是辛苦,难题解决后他觉得很开心

在中车戚墅堰所,陈士华是鼎鼎有名的难题 " 克星 "。2007 年,中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提速,140 对时速 200 公里以上的动车组投入使用。然而,如何保障每节列车之间的联轴节时刻联动,并在高速运行中不脱节,当时国内这块技术完全是一片空白。

陈士华又迎难而上,接下了动车组新型电子束焊接联轴节的试制任务。面对不足 3 个月的工期,陈士华和同事加班加点,反复尝试了超过 30 种方法。最终,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双晶探头和斜探头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地完成了探伤工作,为动车提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件事让陈士华一直记忆犹新。而事实上,20 多年来,每每遇到一时攻克不下的难题,陈士华都是这样孜孜不倦、废寝忘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同事和家人们说,陈士华对工作有股痴劲。如果遇到一个技术难题,不论上班下班,满脑子都是这件事,连走路吃饭都在想解决方案。

20 多年来的奋斗,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满是辛苦。但对于陈士华来说,这好像是出于一种本能,也是对工作的执著。" 干一行爱一行吧。我在碰到工作难题时喜欢逼自己一把。难题解决了,我就觉得很开心。" 陈士华说。

无私授业的 " 陈师傅 ",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多年来,陈士华获得的荣誉很多。他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是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中国中车 " 高铁工匠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去年,他还获得了江苏省政府授予的 " 江苏工匠 " 称号。

陈士华,这个名字,已成为无损检测行业的标杆,现在,全国的行业培训都慕名前来,邀请导师陈士华作一番指点。在别人看来,陈士华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技能大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陈士华却仍然不断精益求精,不断探索。

在陈士华看来,一个人的作用很小,用技能武装年轻人,大家一起奋斗,事业才能辉煌。2012 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工作室成立。近年来,因为他的悉心教导,他的团队培养了高级技师 1 名,技师 4 人,高级工多人。

(编辑 张宇)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7078540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7816967 本月:14167197 今天:25495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