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江苏“放管服”改革推新举:五种方式破解“准入不准营” 下一条:高端制造铸就大国重器:“神州第一挖”打破国际垄断 自主创新问鼎世界技术前沿
放下锄头轻点鼠标,“网络备耕”走俏乡村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4-03

  
【导读】 人勤春来早,备耕备种忙。可滨海县正红镇黄浦村村民张素霞却忙着上网,在各个农业论坛潜水、冒泡,通过互联网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发展种植新模式。网上备耕,已成为滨海农民的新时尚。

人勤春来早,备耕备种忙。可滨海县正红镇黄浦村村民张素霞却忙着上网,在各个农业论坛潜水、冒泡,通过互联网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发展种植新模式。网上备耕,已成为滨海农民的新时尚。

张素霞家有10多亩地,以前总是凭经验来决定种什么、什么时间种,因为不了解市场行情,吃了不少亏。现在,网络成了她提升育秧技巧、获取最新农业信息的“法宝”。

3月20日,记者来到张素霞家,只见她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查看信誉口碑、询价讲价并下单,仅仅10多分钟,就在网上农资店选购了6瓶除草剂和8袋返青拔节肥。

“种田也是项技术活,要想收成好,还得靠网络。”说话间,张素霞向记者“卖弄”起学习成效:当春季气温上升至5℃以上时,小麦基部节间开始伸长,节间露出地面1.5-2.0厘米时称为拔节,是小麦需水需肥关键期,就是平时常说的“小麦拔节期”。

“以前,我们只能向村干部和农技人员打听信息,现在不一样了,鼠标一点就可以在网上观农事、学技术。”张素霞说着又登录“江苏农业网”开始了农业“冲浪”。

“我想在网上买一些除草用的药水,您帮我看看。”黄浦村村民张锦家拿着一些草样,来到村里的农村淘宝网点,“以前购买农资都要到镇里的实体店,有的还要去县城买,现在网购农资不仅送货上门,不耽误农活,还比实体店便宜。”

“好的,您把草样给我,我帮您在网上查询看有哪些对症的除草剂。”说话的是黄浦村农技员王健,他从事基层农技服务工作已经15年了。“现在,去门市买农资的村民少了,可在我网店订购的人却多了起来。”

“这大型多功能植保机就是我在网上经过信息筛选、价格对比挑选的,价格不仅优惠,还有专业人员送货上门,真是方便。”在滨海县慧宇谷物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古法一边向记者操作演示,一边说,这“家伙”展开“双臂”一次加装700公斤的混合药物溶剂可喷洒30分钟,喷洒面积30至50亩。

近年来,滨海县依托建成的镇区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和农户自家安装的服务网络,组建“科技智囊团”搭建微信群、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向农民介绍科学种植等技术信息,同时方便农民之间分享种植经验。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17033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754610 本月:3430485 今天:15155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