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更大力度解放思想奋发进取 以高质量发展实现追赶超越 下一条: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强市之路——访市发改委主任殷国兴
企业上市,资本破茧给扬中带来了什么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27

  这五年,是扬中企业在资本市场驰骋跨越的五年。
   “深入推进‘企业上市突破年’行动,按照‘挂牌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思路,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不断优化融资结构,改进融资方式,化解互保风险。”循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 “指挥棒”,资本市场迅速崛起“扬中板块”。
   40家企业先后挂牌上市,全市社会融资总额中,直接融资占比从2014年的不到5%提升到2017年的近13%。
   资本破茧,扬中企业转型升级,风头正劲。
   多年之痒 各界存疑扬中企业究竟怎么了
   遇水架桥。走出去的“四千四万”精神,叫响了扬中企业家“敢闯敢试”的特质。
   从雾锁孤岛到通达四方,一批又一批搏击商海的企业家率先迈开脚步、探出脑袋,“嗅探”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掌舵“商船”从“浅滩”驶向“深海”。
   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8年,是个转折。宏达新材在深交所敲响“主板”上市锣,我市企业上市实现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一次试水,并未激起水花阵阵。
   时隔两年,捷报姗姗来迟:大全新能源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消息一出,业内沸腾但很快归于平静。
   一静就是四年。
   四年里,看似一片沉寂,实则暗流涌动。变,是岛内外唯独不变的主旋律。
   看岛外,定位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的资本服务平台——新三板,迅速扩容。2014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从年初的356家猛增到年末的1572家,增加341.57%,当年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再创新高,达到129.99亿元,是2013年募集资金总额的12.97倍;再看岛内,同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20家,20余家企业在全国细分行业中已成 “单打冠军”或名列前茅;30家企业先后参与或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20多个产品入选国产首台首套;27家企业的产品被列入江苏省推广应用的新产品、新技术目录。但是,企业上市气氛冷清。
   面向可以“大展拳脚”的更大舞台,一大批优质企业的淡定观望,不禁让人心生疑惑:一向敢闯敢试的扬中企业究竟怎么了?
   有企业家坚称:我的企业,我要做主。企业改制后,我市95%以上的工业制造企业为民营企业,其中多数为家族企业。企业与家庭、老板合二为一的观念根深蒂固,自由支配成为习惯。老板更关注的是业务,就连财务也是个人意志下的财务。
   有企业家直言:只想求稳,不想“折腾”。调查发现,我市“小而精”的“殷实户”不乏少数,企业有一定的竞争力、有固定的客户群、有稳定的收益率。只求过得去、不想做多大,他们选择安于现状。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有“资金”概念,缺“资本”意识。企业投资思维几成定势——要么靠自有积累资金,要么向银行甚至民间借贷。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证券化”的进程中,扬中企业仅仅走出了第一步。
   环顾四周,进入2015年,江阴、丹阳、句容等地已经分别有36家、16家、4家企业“抢滩”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竟有如此魔力?众多企业将信将疑。
   机遇之下,挑战相伴而生:上市成本巨大,股权会被稀释……是在重重顾虑中固步自封,还是在跃跃欲试中勇往直前,扬中及扬中企业,自有考量。
  

资本飞翼 上市突破年里的政府推手价值几何

11家扬中企业在江苏股交中心集中挂牌

和成显示从事高清TFT液晶显示材料研发生产,是全球合格供应商当中,国内最大的生产企业,但技术、资金始终掣肘企业的壮大。为此,企业董事长朱康洋果断拿出优厚的股权引进技术团队,大胆引进风险投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资金难筹,奇佩不管想提速还是再增效,都是纸上谈兵。”2015年新年刚过,刘纪才坐不住了,他不止一次地找到企业所在三茅街道领导,盼望村里出面对接市里相关部门,速来指点“迷津”。
  

个案总归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从“大数据”可以“窥探”当时企业的“生存状态”:2014年,全市社会融资总额接近600亿元,其中直接融资不足30亿元,直融占比只有4.8%。

一边是企业对银行的“选择依赖”,一边是融资难贵慢的“现实窘境”,迷局如何破解?优质企业发展的“高速入口”又在哪里?
   答案不藏不掖,“风口”就是“指路牌”。你看,随着大批企业涌入,新三板市场持续升温,正摇旗呐喊开启一场全民资本盛宴。
   这不正是我们寻寻觅觅的“新出路”吗?此时不战,待何时?
   在企业需求与政府推动的火花碰撞中,2015年,市委、市政府吹响“企业上市突破年”的集结号,包括和成、奇佩在内的一大批中小微企业看到了“曙光”。
   转观念、转思维、转服务。前后一个月,我市上市推进“一张网”迅速向镇、企延伸:市主要领导专题部署、各镇街区跟进推动、部门全程联动服务,加上一场接着一场的专业辅导,企业家豁然开朗:资本、财富、证券才是现代企业的“王牌”。
   一时间,企业热情高涨,“我要上市”呼声震耳。
   能不能上?多久能上?答案掌握在企业手中。毕竟,上市是拾级而上的“蜕变”,对企业而言,用“脱胎换骨”形容毫不为过。这其中,“规范”是企业需要面对的“最大一刀”。
   无论共性通病,还是个性问题,需要排除万难、各个击破。“让每一个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都能到资本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市委、市政府的决心郑重坚定。
   于是,一系列解难措施接二连三:市发改经信委、国土、规划等12个部门组成“上市指导小组”,重点后备企业市领导挂钩,“一家企业、一份清单、一个方案”,“简单问题快办理、难点问题巧办理、复杂问题联手办”,重点问题督查办理。
   一连串政策利好密集出台:下发《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拿出上市奖扶专项资金1000万元,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增资至2.15亿元,成立产业专项基金。组建运营全省县级市首家金融控股集团,实现“融资、融智、融商”的功能叠加。
   所有“政府推手”,力朝一处:甘当“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推上市。
   扬中板块 强势崛起让人睁大新奇的眼睛
   资本市场是高手云集的竞技场,强者更有胜算。
   一次次走访,一遍遍筛选,全市近30家最具核心竞争力、自身条件最成熟的企业,作为首批“种子选手”,被推上“上市起跑线”。
   酒好不怕巷子深。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券商、实力投资机构携手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纷至沓来,以“最强的团队、最优的方案、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大干快干“扬中第一单”。
   评估分析、培育股改、材料申报……筹备马不停蹄;定点辅导、全程指导、问题销号……障碍及时清除。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7月24日,江苏和成显示获得股票代码“833241”。新三板挂牌榜上,扬中企业终得一席!
   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有资金有限,如何实现企业规模体量、创新能力和行业地位的逆势攀升?靠上市!倒逼企业规范化、提升知名度、解决融资问题,有何捷径?还要靠上市!
   一鼓作气。每天有整改,每周有签约,每月有挂牌,上市工作按下“快进键”。
   势如破竹。通灵股份、天辰新材、江苏海天、太阳科技、瑞欧宝、威腾股份……紧随其后,快步跟进。
   年终盘点,企业上市交出了一张可圈可点的成绩单:2015年,23家企业签约挂牌协议,包括新三板18家,上股交5家。其中,挂牌6家,申报待审批企业5家。
   时不我待,趁热打铁。北京专场扬中3家企业集中挂牌、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11家企业集中登陆,一次次将企业上市推向高潮。
   持续发力,上市一直在路上。市一级,普查摸底扩大到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及领军人才所在企业,下一批、再下一批,后备企业排号列队,企业数据库不断扩容;镇街区“法宝”层出,三茅“六步工作法”、新坝“私人定制”、油坊“三个梯队”、经开区“月度线路图”、八桥“上市攻坚月”、西来桥“零距离服务”。
   搏击奋进。2016年,又一个上市“丰收年”:全年新增挂牌企业28家,新增签约企业17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市直接融资余额近100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12.9%,创历史新高。
   一年突破,两年崛起。

资本市场“扬中板块”异军突起,为全市“十三五”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吸引了外界无数好奇的目光。
   然而,黑马逆袭,从来都不是偶然。
   我市秘籍何在?一番探寻,不难发现:活跃的区域经济是潜力,持续的政府推手是动力,开放的发展思维是活力。
   我要上市 资本盛宴之后企业获得感有多少

大全集团

海天微电子
太阳集团
全市40家企业先后登录新三板、上股交、江苏股交中心、前海股交中心,“扬中企业能不能上市”的疑问,尘埃落定。
   挂牌是起点,我们并不满足于此,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推进上市,政企同心,用实际行动书写 “挂上去能不能融到资”、“企业能不能长得大”的后续答卷。
   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是江苏海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 “里程碑”。
   “我们希望站上更高的平台把企业做大做强!更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赢得话语权!”企业董事长匡习龙自己都感到很意外,进军资本市场不过一年,他的愿望已经成真。
   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2016年,海天微电子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增长率130.40%,净利润886万元,增长率684.79%,在同一批上市的6家企业中,表现最为抢眼。
   从“资本盛宴”中获益的何止海天微电子一家。挂牌上市引发的“蝴蝶效应”持续发酵,上市聚集的资金、品牌、市场、人才、管理等优势,带动了企业产业、经营理念的“转型升级”。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资本盛宴”的“旁观者”转身成为“资本红利”的“获得者”。
   效益是衡量企业质态最直观的 “一把尺”。一份报表,令人振奋:去年,全市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速高于全市“30强”工业企业25.7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增长128.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7.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达31.38%,净利润增长率93.94%;营业收入增长率49.92%,净资产收益率29.5%,每股收益0.81元。
   资本市场给企业打开了一个通道:与先进经营理念、国际视野接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他们从追求规模扩张的老路调转车头,驶上“重研发投入、重技术改造、强精细管理”的“新路”。
   挂牌上市企业无一不是高手中的高手。和成、通灵、天辰、太阳、腾威拥有100多项发明专利,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平均达5%以上,高于全市平均2.22个百分点;通灵股份已是全球最大的接线盒生产商,掌控22%的市场份额;和成显示突破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封锁,跻身全球第四大TFT高端液晶材料供应商;太阳科技参与制定全国焊带标准;国内唯一掌握高温、室温、业态三种硅橡胶生产能力,就是我市的天辰新材。
   有了“上市”这张金名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实现了稳健规范的内涵式发展。
   通灵股份用1亿元风险投资催生裂变式发展;威腾股份、和成显示、太阳科技挂牌前定增2.18亿元,满足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资金需求。目前通灵股份、威腾股份、太阳科技正在积极谋划IPO转板工作,江苏海天正在谋划募投项目、制定定向增发方案,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因势利导,因时而动。抢抓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扬中企业登上“上市”阶梯,奏响了“冲刺上市”的最强音,更跑出了扬中发展的加速度。
   (季春)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035310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615259 本月:3291134 今天:1220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