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不仅是全国首创还被写进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淮安共有产权房领跑全国! 下一条:为他打call!看这个被央视评为“最美杏花村”的振兴路
留住乡愁贯通古今 水乡苏州重绘现代“平江图”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23

  

名城苏州网讯 水之于苏州,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贯穿2500多年的历史人文脉络。改善水环境、彰显水文化,近年来,苏州一直在为此积极努力。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中午,暖阳下的平江路游人如织,不少人被这河街相邻的水乡风貌所吸引,流连忘返。小张是美术系的学生,今天特意和同学来到这里写生。

缪先生今年五十多岁,从小就在古城区长大。在他的印象中,以前,人和水的关系更加亲密。

南宋时期的《平江图》描绘了800年前苏州城的格局,分布在城里的河道,密集排列,相互垂直,图中标明的有80多公里,而城内光桥梁就有300多座。800年后的今天,苏州古城的轮廓几乎没变,不过很多河道已不复存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苏州城不少小河被填埋,水系不通后,河道黑臭现象比较常见。可喜的是,中张家巷河道恢复工程几年前已经开工。目前,仓街以东段已经恢复,西段正在紧张施工中。

施工负责人徐东表示,等这段全线贯通以后,从平江河到古城河水系全部打通。

2016年年底,苏州市政府发出承诺,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去年,苏州整治了40条城镇黑臭河道,今年还将整治69条河道,力争到今年年底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苏州文史专家柯继承表示,因为我们的土地是西高东低,从上游水通过苏州城一直到金鸡湖,一直往吴淞江,上海那边去。由高到低,畅流不息,不仅保留了我们苏州的水文化,而且发展了苏州的水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再造了一个《平江图》。(苏州新闻记者仇实 陆劲云)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298222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886084 本月:3561959 今天:7369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