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用法治阳光照亮奋进新征程 下一条:苏湘滇三省代表委员对话:“河长制”促“河长治”,共建美丽中国
让群众福祉在“基层”绽放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12

  

让群众福祉在“基层”绽放

来源: 江海明珠网 作者:阎语 2018-03-12 15:25:47

“党中央是顶梁柱,基层党组织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的工作必须夯实基层。”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

发展的机遇始于基层。会上,来自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的马善祥代表,谈了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的做法和体会,总书记深情表露:“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是服务群众、带领基层发展的核心力量,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是党的建设一条重要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截至2017年底,党的基层组织达到436.0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基层社会,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一扇窗口,也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汇集各方智慧和力量,为基层民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积极做好群众工作,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广泛覆盖的基层党组织,落实到全体党员的身上和各项具体工作中。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各类社会基层组织,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

坚持“联系实际”,走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谈起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如此深情。群众的表情的信号灯,这盏灯照亮党员干部们前行的道路。发展基层民主,必须适应基层实际,顺应群众需要,充分吸取群众意见。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秉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奉献精神,锻炼“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本领,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系统规划,让各项政策能及时与基层社会治理跟进配套,更好地发挥便民利民之效。

坚持“创新治理”,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坐标。当前,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需要基层党组织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创新治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如何向精准扶贫发力,党组织如何引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新时代下党组织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保障基层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基层是党员、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基层管理标准,让各项改革措施更加惠及民生,让党员干部们既能迈得进群众的“门槛”,更能走得进群众的“心坎”。

所谓“不忘初心”,便是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实际把党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好,把各项工作做好。”夯实基层,从基层检验人民群众福祉的实效,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阎语)

标签:

编辑:郑亚群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55816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114949 本月:2790824 今天:24907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