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王巍:我为祖国造飞机 下一条:唱和新时代,江苏把文化强省建设推向新高度
不起眼的麦秆在她手里却成了带领乡邻致富的“妙方”!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10

  

不起眼的麦秆在她手里却成了带领乡邻致富的“妙方”!

2018-03-10 09:26 凤城之声


  

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麦秆,经她的双手跃然入画,成为一幅幅高雅的艺术品。王沟镇王沟村的邵丽英通过麦秆画不仅自己发家致富,更是带领乡邻共同奔向富裕。

不起眼的麦秆在她手里却成致富的“妙方”!

巧夺天工精美麦秆画,处处透露艺术气息

推开邵丽英创作室的门,百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多种形态的麦秆画跃入眼帘,工作室虽然简陋,却处处透露着艺术气息。记者采访时,邵丽英正对几名麦秆画初学者进行教学,一枝枝朴实的麦秆,或剪,或贴,或烫,或熨,或烙,被组成巧夺天工的精美画面。

出身于农户的邵丽英,被麦杆画所吸引

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的邵丽英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麦秆画,被麦秆画简洁的构图、多变的色彩所吸引。

千丝绘制麦杆画

对于不了解麦秆画的人来说,是很难想像其制作的艰辛。一幅以动物为内容的画,它们身上的毛都是一根根麦秆切成细丝堆砌而成,一幅就要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细丝。这对刚刚接触麦秆画技艺的邵丽英而言,困难可想而知。

努力终有回报,带领乡邻共同致富

一间简陋的制作室、一套简陋的制作工具、一堆金黄的麦秆,2000年,学成归来的邵丽英在王沟镇布置了一个工作室,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过得更好。40多道工序,40多个日夜,她熬红了双眼,完成了她工作室的第一个画作《双桥饭店》,并迅速以10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看着付出心血换来的1000元钱,她知道自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慢慢的,邵丽英制作的麦秆画,开始在徐州周边一带走俏。富起来的邵丽英没有忘记她外出打工的艰苦经历,为帮助更多的农村妇女致富,她组织周围的群众免费参加培训,手把手的教给乡亲们技术,群众的画作,由她来回收,统一装裱销售。

王沟镇王沟村的邵卫丽就是第一批跟着邵丽英学习麦秆画的人,她告诉记者,现在简单的麦秆画她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一幅,每个月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

十几年的时间,在王沟镇王老家、李溜、王沟等村,和邵卫丽一样,跟着邵丽英学会了麦秆画制作技艺的农村妇女有400多人,她们通过制作麦秆画不出家门就能增收致富。

近几年,邵丽英屡获荣誉,在2011年徐州文化商品展销会上获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优秀艺人”称号,2017年更是被评为“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记者面前的邵丽英,娇俏灵秀,总带着自信的微笑,谈及未来,她有着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打算。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55996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116848 本月:2792724 今天:25097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