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感受总书记两会“金句”中的家国情怀 下一条:一图读懂|数读最高法工作报告
关乎民生的“小事”须臾不能小视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10

  

关乎民生的“小事”须臾不能小视

来源:淮安新闻网 2018-03-10 12:02:00

村子里的地是水浇地吗?通了自来水吗?蔬菜种植怎么样?垃圾运到了哪里?在内蒙古代表团,这些看似群众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却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关心的“大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几件“小事”,问出了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凸显了人民领袖的使命担当,同时也为全党全国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干部做出了示范,那就是对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须臾不能小视。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但是,个别地方、少数干部,平时热衷于抓一些有轰动效应的所谓大项目、大工程,而对于诸如人均耕地、蔬菜种植、市场价格、垃圾清运、居住环境等“小事”却不上心、不尽心、不热心。对于民生实事项目,有的只是开会布置一下,而落实的效果怎么样,不去跟踪、不加督查;有的调门喊得震天响,但就是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有的干脆不闻不问,当起了“甩手掌柜”,任由一些与民生相关的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凡此种种,暴露出了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权力观、民生观出现了偏差。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有将群众关心关切的“小事”当作“大事”,当作自己家的事,认真仔细地做实、做好、做成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真正成就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也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反之,如果忽视了老百姓的民生疾苦,不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仅让老百姓感受不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还会让老百姓在我们的背后戳脊梁骨,更不用说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时代进步的强大力量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身上庸懒散拖等诟病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在空气质量、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作风,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切实增强问题意识、忧患意识,不断补齐短板、真正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以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项目温暖人心、取信于民。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甩开膀子干。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力戒空谈、崇尚实干,干字当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积小胜为大胜。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坚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倪洋军)

标签:

责任编辑:张梦喆 袁涛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709032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274134 本月:2950009 今天:866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