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厉害了,我的国》票房破亿!这些江苏元素告诉你厉害在哪 下一条:让更高质量发展成为不懈追求
人民网评:在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的方面下功夫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08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言之谆谆、情真意切,令党员领导干部感受到肩头重任,让老百姓心中温暖如春。

每年两会期间“下团组”,总书记关心最多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2014年总书记就曾到广东团,他当时问“珠三角现在PM2.5是多少?”“东江的水质怎么样?”;2015年总书记到广西团,直言“扶贫要立‘军令状’,好干部要到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练”;2016年到青海团,总书记又问“青海有的地方面积很大,农牧民看病怎么解决”;而今年在内蒙古团,总书记又以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的生动阐述,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把脉……总书记的两会足迹,书写着一份深沉的为民情怀。

随手翻看今年两会的议题,官员讲的最多的是“为民”,代表关注最多的还是民生。从“三点半问题”引发的热烈讨论,到个人所得税改革释放的收入红利;从脱贫攻坚的一个竹编水杯,到推动乡村振兴的“逆城镇化”现象,所谓“两会时间”,其实就是为普通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时间。有记者感慨,近两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提速降费的问题,但每次提出都能引起舆论的极大关注,这恰恰说明这类看似细小的问题,真正决定着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正所谓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问题、打通横亘在心中的梗阻,就是两会真正所要达成的目的。

老百姓幸不幸福、快不快乐、满不满意,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何为美好生活?答案写在每个人脸上,密码藏在老百姓心里。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找到这些答案,解开这些密码,让老百姓的心里甜如蜜、脸上笑如花。而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绝不单单只是物质上的需求,更是精神层次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说,“我们要引导人们注重修养品德、保持良知、增强爱心,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恰说明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真善美、正能量的渴望,同样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望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发言,字字掷地有声。如今5年过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就斐然,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然而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一心为民的情怀与承诺。2018年,广大党员干部更有理由、也有责任,循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本职岗位上做的更多更好。

(责编:董晓伟、黄策舆)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00339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581905 本月:3257780 今天:31643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