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江苏南通基层管理一举措获央视报道:“邻里互助”盘活停车资源 解决小区民生大难题 下一条:前行,是我们思念你的方式 ——向周总理塑像敬献花篮仪式、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主题文艺演出在淮举行
这位女全国人大代表奋斗十年,把荒山变成“金山”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06

  

这位女全国人大代表奋斗十年,把荒山变成“金山”

来源: 新华报业网 作者:郁芬 2018-03-06 15:02:00

“我就是要在石头缝里栽树,在荒山上描绘山水画。”12年前,看着眼前一座缺水少路、荒芜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山,一位“女汉子”夸下海口。12年后的今天,曾经的荒山已经变成了交通便利、花果飘香、游人如织的“金山”。

这位“改天换地”的女性,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江苏省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

敢叫荒山变“金山”

李叶红曾经是个下岗工人,但是下岗后的她从没有抱怨泄气,而是多方筹资着手自主创业,想干一番事业。那时候的石马山,还是盱眙县的一座荒山,远离城镇,石头满山,附近村民一心想改变落后的面貌,但苦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门路。2006年3月,在得知村委会将石马山进行招标承包的消息后,李叶红说服家人,以最高标额拿下了石马山3100亩荒山的承包经营权。

然而,承包下来的荒山上,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周围人烟渺无,这一切并没有难倒李叶红。她带着家人,背上锅碗瓢盆,几个月吃住在山里,把石马山当成了家。针对山上土质贫瘠、缺少水源等问题,她多次邀请县里农技专家现场“把脉开方”,并根据专家建议引水上山、改良土壤,试种碧根果;为解决交通不便问题,李叶红积极从省市有关部门争取支持,让原来无路可通的石马山有了两条环山水泥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的奋斗努力,终于结出累累硕果,如今3100亩荒山上,碧根果、水蜜桃、油桃等应季水果交相辉映、琳琅满目,石马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果木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利税150余万元,石马山变成了一座金山。

为贫困户“铺”出致富路

石马山变绿了,李叶红富了,但她时常惦念那些还没有脱贫致富的乡亲父老。2009年,在得知山脚夏前虎一家的生活困难,李叶红当即雇夏前虎到山上干活,传授相关的种植、养殖等技术。在夏前虎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后,李叶红便鼓励他承包果木,并帮他买肥料、农药。在她的鼓励帮助下,夏前虎种植的果木长势良好,很快就见到了效益,这些年,靠着种植山芋、做山芋粉、养猪等增加收入,夏前虎一家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为了帮助更多村民增加收入,李叶红主动把村里50户家庭困难又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招到自己的公司,让她们帮助采摘、做些零工,月工资2000多元;她牵头成立的果木合作社,先后带动了120余名妇女劳动致富。她还把在石马山上新发展的500余亩果园优先承包给了村里贫困户,且无偿为他们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在李叶红的带动下,村里涌现出了一批种养殖专业户,一条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就这样被她“铺”了出来。

始终不忘泥土芳香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李叶红用自己的奋斗赢来了鲜花和荣誉,先后当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还入选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李叶红成功了,但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时刻牢记自己是从乡村泥土中成长起来的“名人”,时刻牢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近十年来,她每年都会召集周边种植大户现场讲授水果栽培技术,当场示范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秘方”,并对有疑虑的农户实行包种包销。“山核桃栽植时间在3月下旬,栽后应浇透水,并加强水肥管理,经常松土除草,雨季注意排水……”通过山头上的宣讲,帮助参学村民开阔眼界、掌握技术,打开致富门路。

李叶红的种植技术讲授不仅覆盖石马山天泉湖镇,还延伸到了河桥镇等周边乡村。在宣讲种植技术过程中,她将国家相关政策带到群众中去,并根据群众需求,积极联络各级妇联、民政、农委等部门帮助群众解决切身利益问题,让困难群体真正享受到党的好政策。

“未来要做的事还很多,在坚持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我将继续带动周围村民紧跟新时代步伐,加大科研投入,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做大做强品牌,让广大农民在富裕的道路上奋斗不止、越来越好。”对此,李叶红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交汇点记者 郁芬 通讯员 刘发安 郝宝杰

标签:

编辑:郑亚群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58147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139347 本月:2815222 今天:27347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