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下一条:Hi,  两会
教育部:2020年前中考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03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为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并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在中考方面,《通知》提出,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同时,要求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要将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今年,教育部门还将严格控制大班额、大校额,确保2018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目标。统筹城乡师资配置,着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
   备受关注的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通知》明确提出,要统筹保障不同群体入学,加快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浙江中考改革:取消保送生 超六成“重高”招生名额用于分配
   浙江省教育厅2月27日发布新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取消保送生;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中,分配比例不低于60%等。浙江省教育厅表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切实改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做法,同时推进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据介绍,浙江从2017年秋季初一新生入学开始,在全省范围同步实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名额分配招生、实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是改革的重点之一。改革同时强调,招生名额要向农村初中倾斜,分配到农村初中学校的名额要确保足额落实。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红峰说,目前浙江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中,分配比例已达到50%以上,按照改革方案,从2018级学生开始,这一比例需要不低于60%。有条件的地方应努力提高分配比例。
   浙江中考改革在取消保送生的同时,鼓励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包括特长招生和特色招生两种方式,总数量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招生总数的20%,其中特长招生控制在5%以内。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特长项目,可以跨设区市实施招生。而所有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自主招生拓宽人才成长通道,为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上高中的多种渠道。”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说。
   另据介绍,浙江本次中考改革还要求改进命题: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命题重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学科思维能力考查,加强对实践能力考查,2020年各地全面开展外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和科学实验测试。
   江苏中考取消竞赛类加分鼓励“4+6”模式计分
   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江苏中考将在“两考合一”的基础上“全科开考”,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给予一定特长生自主招生名额,且不得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
   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出台意见,将在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到2020年左右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意见明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应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除将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的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外,至少要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4科考试成绩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鼓励采取4(语数外体)+6(政史地理化生)模式进行试点。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情况。
   招生录取方面,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热点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按不低于7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分配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和城市薄弱初中倾斜。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类高中招生加分项目,给予体育、艺术、科技等特长生一定的自主招生名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
   意见提出,试点地区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其他地区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同日公布了经审核批准的2018年全国和省级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要求小学阶段一律不得举行面向学生的学科类竞赛活动。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57217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129545 本月:2805420 今天:26366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