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即用“用绣花的功夫管理城市”。
从流动摊贩管理到户外广告审批,从拆除违章建筑到清理占道经营,城市管理工作用“管家”形容再恰当不过。然而,随着城市日益扩大,产城逐渐融合,“管家”的工作也亟需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坚持精治、共治、法治的理念,今年,江苏如皋城市管理将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大力开展三项治理,着力实施三化保障,进一步挖潜“大城管”体制深层效能,努力把城市管理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精致精细的幸福家园。
推进“三大工程” 着力提升管理水平
早上六点多钟,阳光刚刚照进城市,西皋便民疏导点已经是人头攒动,菜农们自产自销的新鲜蔬菜很受市民欢迎。自从这个疏导点设立后,小摊小贩都自愿放弃“打游击”,从“游摊”变“坐摊”。今年,市城管局将重点针对常反弹、易反复的城市顽疾,落实切实可行的“防回潮”机制,全面落实全行业覆盖、全时段管理、全流程控制的要求,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重点解决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城市牛皮癣等“城市病”。这也是市城管局今年力推的城市精细长效管理工程的重要内容。
(便民疏导点)
据悉,今年市城管局将深入推进城市精细长效管理、城管综合执法改革、现代物业服务提升三大工程。城市精细长效管理工程就是要着力建立“3+1”城市精细长效管理机制,将巩固示范创建成果、巩固五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巩固人居环境奖与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三巩固”,与完善“大城管”机制相结合,努力提升城市常态长效、精细管理水平。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工程重点借鉴中心镇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动全市镇区管理执法体制的理顺,建立完善“垂直领导、双重管理”的模式,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保证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全覆盖。现代物业服务提升工程致力推进物业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无形之手的资源配备作用,助力现代物业服务新的提升和突破。
开展“三项治理” 让宜居城市更美丽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长,为了更好解决该问题,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为了确保生活垃圾分类“不走过场”,今年如皋将继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面,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30个,城区公共机构全覆盖,覆盖居民3万户,确保城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45%以上,同时指导中心镇、主功能区实施垃圾分类。据悉,今年市城管局将继续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分门别类推进好垃圾分类与治理。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市城管局将城市治理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着力推进专项整治,强化执法管控,在“大气”治理上,组织开展露天烧烤、餐饮业油烟污染、施工工地扬尘等专项整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在“污水”治理上,以内外城河水系治理为契机,协同查处雨污不分、污水直排问题,告别“雨中看海”,实现城河水系全面提质的目标。同时建立城河长效管理机制,做到监管有力、查处严格,让治理久久为功。
(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
此外,今年市城管局还将积极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围绕“零容忍、减存量、严打击、零增长”的违法建设治理目标,集中力量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计划”。
实施“三化保障” 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标准化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如皋将着力在建立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价的治理体系上下功夫。重新修订便民摊点设置管理办法、违法建设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和物业服务等级收费标准;完善环卫保洁与作业标准、市容秩序管理标准、店牌店招设置备案标准、物业服务等级标准等。此外,市城管局将重点推进城管综合执法标准化试点建设、执法管理流程标准化建设、督查考核标准化建设,真正建立起“系统完备、内容优化、运行高效、评价有据”的城市治理标准体系。
(城管志愿服务站)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城市管理的结合也越发紧密。市城管局将借助智慧城市的建设,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运用。推动城市管理部门间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建立覆盖人、地、物、事、组织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逐步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城市智能管理服务体系。
(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此外,如皋还着力推进城市治理网格化,保证地域全覆盖,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保证时段全覆盖,严格执行7315工作制,落实好错时、延时管理,保证责任全覆盖,管理、服务、处置、监管、考核环环相扣。完善格长制、路长制,建立“城管+N”即执法队员+环卫保洁、物业服务、数字城管采集、市政园林管理、社区管理、城管志愿者,探索大城管框架下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市政公用等各类管理要素的融合。(李军、吴昊、刘铭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