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点滴,春风化雨地融入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28日14:20 来源 常州晚报 编辑 郝想想 责任编辑王小明
常报全媒体讯 过“文化节”、过“节俭节”、过“绿色节”、过“传承节”,在孩子们心里播种、生根。
文明过假期,已成为孩子们迈入社会“大课堂”的一种新常态。文明新风丰富着假期内涵,让文明风尚与城市风景相得益彰。
文明的点滴,春风化雨地融入假期生活
陈妤诺组织的“爱心小分队”到敬老院献爱心
寒假,孩子们的节日。当“文明”的力量和情怀注入到寒假生活中时,孩子们的假期显得日益缤纷亮丽。一股股城市文明的暖流,在小手牵大手中,不断地传递、流淌,丰富着假期内涵,温暖着人们心灵。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展现常州城市文明风尚和道德温暖的一扇窗口。
借着“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开展,围绕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文化节”、过“节俭节”、过“绿色节”、过“传承节”,在常州孩子们的心里播种、生根。文明,正成为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一种强大的“软力量”。文明过假期,被赋予了更多新时代的特色与文明内核,已成为他们迈入社会“大课堂”的一种新常态。
孩子们的文明假期是怎么规划和度过的,一起来看看本报的调查报道。
文明假期这么过
参加公益活动, 成了寒假必选项
春节前夕,本报联合局前街小学和正衡中学,开展了“你想过一个怎样的文明假期”的问卷调查,对于“什么是文明寒假”“怎样规划文明寒假”,学生们给出了丰富的答案,或开阔视野、吸收新知,或锻炼身体、体味亲情,或感受年味、体验传统……除了课堂这一主阵地,寒假也成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节点,实现了对学生素养的内化与迁移这一长跑的“接力”。
局小五(6)班44位学生: 参加寒假公益活动,人人都愿意
在局前街小学,五(6)班44位学生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所有学生:都愿意“参加寒假公益活动”;
近八成学生:参加过“关爱弱势群体”“低碳环保”“文明服务”方面的公益活动;
约一半学生:在文明需礼仪加强的方面,选择了“社区创建我参与”,另外还有两成左右学生都选择了“家庭假期我当家”以及“外出旅游树形象”;
近半学生:对于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中,认为最需要解决“违反交通规则”以及“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这两类问题。
在问卷中,不少学生还分享了自己在寒假与文明相关的安排:“参加文明公益活动”“了解中国文化”“文明出游”“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是寒假“菜单”里最多出现的必选项。
正衡初一初二50名学生: 阅读一本经典书籍, 近半学生寒假的必选项
在正衡中学,有50名初一、初二的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所有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参与调查的初中生们表示,参与公益活动的类型更为广泛,关爱弱势群体、低碳环保活动、文明引导及社区服务,都是初中学生乐于参与的公益活动。他们普遍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对他们培养基本素质、调节社会生活、掌握各种行为规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帮助;
96%学生:会参加寒假公益活动,其中,近七成学生会与同学一起参与公益活动,近三成学生表示,会与家长一起参与;
过半学生:在“社区创建我参与”方面还有待加强;
近半学生:“阅读一本经典书籍”是这个寒假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两成学生:每个月至少参与两次公益活动。另外,有一半的初中生半年参与一次公益活动,两成的学生一年参与一次。
“精打细算”过假期
有个性接地气,为成长打上亮丽底色
身边小伙伴是怎样规划自己的寒假,有哪些值得点赞的做法?一个月不到的这个假期里,他们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入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加强阅读与思考,推动成长与感恩,有感知,更有收获。
规划缤纷假期,兼顾知识、娱乐、实践
读书家务都不落——这个寒假,局前街小学五(6)班的吴浩伦同学过得很充实。“除了常规的做作业、看书、复习预习,我还去了杭州科技馆,了解最新的科技。我把囤了好久的《中国地理丛书》看完了,还学着做家务,给外公外婆烧好吃的。”
爱心公益显温暖——假期也是开展实践、关注社会的好机会。今年寒假,同班的陈妤诺就跟要好的小伙伴组建了“爱心假日小分队”,到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温暖。
做力所能及的事——平时课业繁忙,假期里冯梓然最想做的,是感恩父母的关爱,体验生活的快乐。“平时课业紧张,我们家都是全家总动员照料我,家务都是妈妈做。现在放假了,我可以帮妈妈做一些家务,让她轻松一些。”冯梓然说,平时她还喜欢画水彩画,放寒假了,她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冯梓然利用假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感恩父母。
“很多孩子对自己的假期安排都说得上是‘精打细算’,大部分家长也都会帮助孩子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寒假生活作息表,不让时间虚度,让孩子每天知道做什么,使得学习、娱乐、实践都能兼顾。”五(6)班班主任王英说。
一项必须的假期作业,有菜单有计划
在局前街小学,每年寒暑假都会有一项不可少的作业:完成雪花手册或阳光手册,按照手册上的指南和菜单,学生可以在各种日常的实践情境中,学会懂感恩、讲文明。
局前街小学大队辅导员杨宏磊介绍,假期里,学生们的教育重点从日常的学习、成绩,转变到休闲放松、习惯培养、身体锻炼、人际交往、眼界开拓等方面,让文明的点滴春风化雨般融入假期。手册中有丰富的菜单,让学生了解并参与实践活动;有严谨计划,提升学生策划能力;有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假期生活进行跟踪,指导学生们文明过假期。
比如,低年级,让学生们给亲人送祝福,鼓励他们去走访家乡常州;中年级,则让学生们自己去买年货,规划压岁钱;高年级,让学生们了解节气文化,绘制立春开始的气温统计图,看历史书籍《上下五千年》,自制历史列表。这些注重实践、个性化、接地气的作业,带给了学生们别样的经历和感受。
记者翻开《雪花手册》,图文并茂的内容充满了年俗味、亲情味、书香味、科技味,没有枯燥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充满了缤纷的味道。学生把自己做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拍下来、画下来,开学后还有机会评选“雪花龙娃”。
杨宏磊说,“文明”的概念包含方方面面,比如自我提升、良好习惯、仪表礼貌、爱心善意等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这些都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公益活动“走出去”
自己体会乐趣,更把温暖带给他人
今年寒假,正衡中学举办了“国风秀”快闪公益活动,这是正衡中学连续第二年寒假举办此项活动。今年,40余名学生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作为正衡中学寒假特色公益活动之一,快闪公益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学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将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每年12月,正衡中学都会举办校内艺术节。为准备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学生们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文艺节目。“艺术节积累起来的节目主要就是合唱类和乐器类,很适合寒假春节期间的那种氛围。我们就挑选了其中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节目,希望用一种热热闹闹的形式展现出来。”正衡中学音乐老师张润泽告诉记者,举办寒假快闪公益活动,一方面是给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能参与到更多类型的公益活动中。
今年寒假,正衡中学组织学生在九洲新世界开展“国风秀”快闪公益活动。
“我们每次快闪是15分钟到20分钟,去年是一天之内在三个人流集中的地方进行活动。”张润泽说,去年的第一次活动时间没有选在周末,但仍然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看。
2月10日,快闪公益活动仍旧选定了三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现场的喝彩声、掌声不断。不少学生家长也参与到了其中,义务为活动提供各种帮助。
快闪活动让他们体会别样公益
八年级7班的许嘉怡和八年级15班的刘铭洋分别参加了民乐表演和合唱演出。
“在以前的寒假里,我参与的公益活动大部分是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参加爱心义卖这些,而这种快闪公益活动让我知道了做公益还可以有这样的形式。这种公益活动形式,一方面让我体验到了做公益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让我在歌唱专业方面有不少精进。而且,这样的公益活动让我认识更多的朋友,与同学关系也更加融洽。”刘铭洋说。
许嘉怡和刘铭洋都是第二次参加正衡快闪公益活动了。与刘铭洋感受相同,许嘉怡也觉得这样的活动让她体会到原来自己的这一技之长还可以帮助到别人,在新春佳节里给人带去温暖。“我希望我们这样的活动不是昙花一现,能让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一直持续下去,会让更多同学体会到做好事的乐趣。”许嘉怡说。
初中生需要一个寓教于乐的假期
目前,我市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各个学校都在有序开展。在正衡中学,除了举办一些亮点活动,他们也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了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正衡中学学生处主任孙莉告诉记者,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七八年级学生自己创作文明标语,并让他们张贴在适合的位置,用于提示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注意礼仪文明。“学生自己创作、制作文明标语,让身边的同伴去感染、引领,这远比教育宣传片来得有效果。”
孙莉认为,初中生需要一个寓教于乐、广泛参与各类活动的假期。“现在很多学生理解的公益比较狭隘,被框在了捐款捐物等方面,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真正意义,引导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孙莉也表示,很多学生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文明礼仪教育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接触、了解,这对学生提升自身素养和交际能力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由“规矩”变为“习惯”
为这些文明行为点个赞
假期里,不少看似日常、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恰恰彰显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涵养。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文明行为,你做到了吗?一起来伸伸手,来为这些文明行为点个赞。让这些文明举止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由“规矩”变为“习惯”,成为我们的日常行为自觉,成为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1. 在公共场所用语礼貌,不大声喧哗,不说粗话脏话。
2. 用餐时讲究光盘,不浪费。
3. 参加文体娱乐活动时,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不影响他人出行。
4. 在禁燃区内不燃放烟花爆竹,保护环境,倡导绿色过节。
5. 安全、文明驾驶机动车,在规定地点停放车辆。
6. 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使用电梯时先出后进。
7. 外出游玩时,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刻乱画,尊重民俗,助老扶弱。
8. 观看电影及演出时,按时入场,手机静音,不来回走动或用闪光灯拍照。
扬幸福笑脸,树时代新风
来吧,一起来做常州文明的代言人
本期参与“我为文明代言”活动的4位市民,有游园志愿者,有文明旅游志愿者,有儿童医院护士,也有在校学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身边的美好,也在尽自己的力让生活变得美好,让更多的身边人爱常州。
小学生史悦然——
“我们小学生也可以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史悦然
这个春节,常州二实小六(9)班学生史悦然发现身边不少人都在主动地、自发地做好事。“燃放鞭炮会留下不少残渣和碎屑,影响小区里的环境,我发现好多人都会主动去清扫这些垃圾。”她表示:“受到这些好人好事启发,我们小学生也可以扫扫地、捡捡垃圾,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去帮助关心他人。”史悦然还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在42路公交车上让座的经历。
游园志愿者范纯——
“做好事,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

范纯
作为红梅公园的一名游园志愿者,范纯不仅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长期组织园外志愿者到红梅公园开展服务,也带领园内志愿者走出去开展志愿服务。就在春节前,红梅公园梅花节开幕了,范纯一面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一面组织龙城春晓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提供志愿服务。她说,“做好事就是积德行善,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
文明旅游志愿者盖迪——
“用自身行动,为文明旅游作引导。”
盖迪
盖迪是常州春秋国旅的一名员工,也是一名文明旅游志愿者。“我经常能听到游客和我反馈,我们的导游在外帮了多少忙,做了多少好事,有时还会收到表扬信和锦旗。这不,今年春节,我们带泰国团的一个导游,就帮助团里的家长照顾生病的小朋友,家长给我们打来了表扬电话。”盖迪说,从事旅游行业,就要用自身行动为文明旅游作引导,用专业的服务为文明旅游作榜样。
医院护士陈菲菲——
“最大的变化,是人人都在创造一个更好的就医环境。”
陈菲菲
陈菲菲是市儿童医院门诊服务台的一名护士,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七八年。“我们可能更多地是看到大家在就医时行为素质方面的提高,经常能遇到拾金不昧的好市民,还有来我们服务台进行志愿服务的好市民。但我发现最大的变化,应该是现在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医疗秩序了,人人都在创造一个更好的就医环境。”
市文明办和本报继续向全市市民发起征集,只要你热爱常州,全力维护常州文明城市形象,不论年龄,不论职业,不论自荐或者推荐他人,不论你是土生土长的老常州人,还是来常州扎根生活的新常州人——你,都可以是常州文明的代言人!可通过邮箱276215103@qq.com,或电话13776875581提供信息,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推荐。
来源:常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