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近来好 | 蓝天的记忆 下一条:“文明办网”创建先进单位系列宣传片—中国常州网
一个家庭的特殊纪念,一座城市的时代印记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2-20

  

大年初三下午,天空飘下零星小雨,悄然间带来了早春的气息。

云龙山脚的一家画社门前,偌大的《红灯记》电影海报吸引了数百位老徐州人的目光。这幅画原是已故画家王非先生的作品,由他的学生重新集体而作。王非先生的三位子女在春节期间为父亲筹备的这次画展,既是一个家庭对亲人的深情纪念,也是一座城市集体印记的时代掠影。

1920年出生于扬州的王非,从小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王非考入黄埔军校,后随国民党军队到抗日前线打仗,参加过武汉保卫战、昆仑关会战。1940年参加战时绘画训练班,师从著名画家叶浅予、梁中铭等人。徐州解放后,他先后在解放军30军画报社、徐州工艺美术厂、徐州电影公司等单位任美工。

12平方米的电影海报《无脚飞将军》、《翻天覆地》、《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友谊》、《霓虹灯下的哨兵》、《海外赤子》、《丹凤朝阳》,还有徐州火车站广场的毛主席像,大同街鲁兴饭店的壁画《飞天》,徐州展览馆里系列伟人组像等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非绘制的许多巨幅作品,不仅满足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还为那个时代留下了集体的文化记忆。他冒炎寒,顶烈日,在公共场所一连数十日攀缘于脚手架之间挥动沾满油彩的画笔忘我作画的情景,定格在许多徐州人的脑海中。

为了推动徐州美术事业的发展,他还面向社会定期举办画展,促进美术爱好者之间的艺术交流和学习。晚年时,他为徐州的广化寺、东山寺、泰山寺等义务绘制壁画。2002年,他用时40天为徐州天主教堂绘制完《最后的晚餐》,两个多月后平静离世。不事张扬、淡泊谦和、儒雅善良,王非先生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实践,获得了人们对他的赞赏和尊敬。

大年初三的展览上,一幅幅电影海报油画勾起了人们对经典影片的怀旧情愫,展柜中陈列的王非先生为徐州散热器厂、徐州建筑机械厂、徐州印染厂、黑猫牌小孩酥糖、月仙牌电扇设计的广告小样,严谨的线描和工整的文字浸透着画家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些广告也是改革开放后徐州轻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珍贵记录。

当天许多老电影公司放映员和美工参观了展览,白发苍苍的他们在实物和视频中,追忆着故人的音容,追念着青春的奋斗。问起王非先生的女儿这次展览准备了多长时间,王彦铃女士深情地说,纪念父亲的工作我们兄妹几个一直在做,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想起影片《寻梦环游记》中《remember me》的主题歌。无论对一个家族的历史还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记忆永远是最长情的告白。

王非年轻时

王非(资料图)

画展现场

王非创作的一组电影海报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张瑾

编辑 李璐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95540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531625 本月:3207500 今天:26615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