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政府“钱袋子”,“鼓”总量“优”成色 下一条:零下 6 度,和果农一起剪枝条
“两口子在一起, 到哪里都是家”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2-12

  

“两口子在一起, 到哪里都是家”

来源: 新华报业网 作者:卞小燕 2018-02-12 07:04:00

南京火车站候车大厅挤满归心似箭的旅客。

新华报业网讯 2月9日上午8点,南京火车站候车大厅。卸下肩扛手提的一堆行李,55岁的魏明华立刻转身,接过丈夫何志军背上的牛仔包,找座、打水、泡面。丈夫招呼妻子歇一会,魏明华会心一笑。他们家远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黑谭乡农村。因为没有直达四川南江县的列车,他们只能先坐30多个小时列车到广元市,然后转乘两小时大巴,再坐一小时摩托,到家已是两天之后。何志军买的火车票是站票。

“路再远也要回家过年。”何志军带着妻子出来已有七八年,不仅因为两个人能多挣钱,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可以相互照应,减少分别的惦念。

方便面和八宝粥是何志军和老伴返乡路上的食物。

“我们工地50多个工人,有六七个妇女,都干重活,我55岁算是年龄最大的,但干得不比别人慢。”魏明华做的活是绑钢筋。每天一早,她和老伴来到工地,何志军肩扛手搬,把一堆堆钢筋运过来,魏明华就和许多男人一起,捏着细钢丝将钢筋绑扎好,每天做10个小时。“同样力气活,我一天只拿220块钱,比男劳力少30块,心里真不怎么服气。”不过,真正干起活来,魏明华还是“挺有劲”,因为两个儿子等着盖新房成家呢。

在四川老家,魏明华原本是种地养猪。“那里都是山,我一人一年最多只能养七八头,而且养猪有风险,好时年收入1万多元,年景差时会亏得血本无归。跟老伴出来挣钱,虽然很辛苦,但终究是做一天有一天进账。”魏明华说,在四川,只要孩子长大了,能走出来的妇女,有许多选择跟着丈夫出来打工。

何志军套着一件与保安服很像的外套。“这是我们南江县水务局赠送给贫困户的衣服。南京这个冬天冷,多亏这身衣服,厚实、暖和,还挺好看。”魏明华说,家里比较贫困,政府时常帮扶,“但我们心里明白,哪能一辈子靠国家?国家有好政策,我们有手有脚,就要自己劳动脱贫。”

回家路上,魏明华穿了件紫色棉袄,这件衣服花了100多元。“工地上干活穿的衣服,20元的就行。”行李中,是十几桶方便面,还有八宝粥,那是他们两天的食物储备。

电风扇、塑料桶、被褥卷,摆在徐超和妻子孙雪英面前的,是一堆行李。“不怕拿不动,毕竟我们两个人。”徐超来自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徐店村,现在南京一处学校工地上做瓦工。“他砌墙我拎桶,砖刀砌到哪里,水泥桶就拎到哪里。”夫唱妇随,至今,这对工地夫妻档已亲密合作近20年。

徐超和妻子孙雪英带着电风扇等行李返乡。

“瓦工要爬高,他最高爬过33层。我跟着他做,时时提醒,心也不用总悬着。”孙雪英说,她随丈夫全国各地跑,哪里建筑工地有活干,能挣到钱,他们就往哪里跑。丈夫做大工,每天工资240元;自己做小工,每天只有100元,但夫妻俩在一起,累也心甘。

“不过,我们现在终于熬出头了。孩子成家,老人身体好,去年靠打工,把建楼房欠款全部还清。”孙雪英说自己还年轻,今后还会跟着丈夫一起打工,因为“在一起,到哪里都是家”。

“带着妻子打工,最大福利是生活有人照顾,有了烟火气。”这是记者在采访男民工时听到最大感受。“工地上食堂,不仅贵,还不好吃,炒青菜4元一份,看不到油。不见一点荤腥哪有力气干?那5元一块的红烧大肉,也不大。”何志军用手比划给记者看。现在好,老伴早上用电饭锅烧饭,把菜准备好,中午放工一小时,他休息,魏明华就把菜烧好了。

罗俊英是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大南峪镇农民,丈夫承包了南京一处高架桥的分项目,48岁的她跟着丈夫来到工地,一同来的还有50多个老乡。每天凌晨4点,罗俊英起床买菜。记者看到罗俊英的手,满是冻疮。“每天至少要准备一个像样的肉菜,或者杂烩,再加一个汤。工人干活累,伙食不能差。”

来自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的农民工张礼荣开心地踏上归程。
  

“洗衣服是男人最大难题,夏天还好,冬天太冷,干活的衣服那么脏,我们根本没老婆洗得干净。”罗俊英的老乡张礼荣抬起袖管,让记者看看上面的污渍。

看着丈夫离开火车站返回工地,罗俊英叮嘱他拿到钱早点回家。“公司要到腊月二十八才发钱,我和工人们先回去,他在这里等,拿到工资还要分给大家过年呢。”罗俊英说。

记者 卞小燕


  

编辑:莫小羽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10195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683913 本月:3359788 今天:8085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