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中国“安全感”带给世界的启示(钟声) 下一条:【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年产值突破2000亿,“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南通一年里捧回29个国家级大奖!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263”专项行动减煤攻坚战侧记:为了“美丽江苏”的庄严承诺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2-08

  

2017年削减煤炭消费总量1000万吨,既是省委省政府绿色发展的先手棋,也是“263”专项行动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然而,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仅减少125万吨,与年度目标相距甚远。进入下半年,一场围绕减煤任务的攻坚战悄然打响。

非常形势,必须非常行动

减煤形势告急!如何确保减煤任务一斤不少地完成?

2017年7月,省政府专门成立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协调小组,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减煤工作的通知》。省长吴政隆在省“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拿出坚决的措施,全力推进减煤工作。

2017年10月,多位省领导分别对减煤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分工负责、密切合作、全力推进,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煤工作方案,把后面的计划排细排实。省领导还带队赴山西、福建等地协调区外来电,全年送电量达到93亿千瓦时,大大超过两省送电协议明确的57亿-70亿千瓦时目标。

面对减煤严峻形势,省“263”办专职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秦亚东在10天之内4次紧急“巡诊”:2017年9月19日,召集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经信委、环保厅、质监局以及省电力公司等部门,会商减煤对策;9月26日,专题调研全省减煤工作开展情况,传达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减煤工作的重要指示;9月28日,赴苏州开展减煤工作专项督查,督促苏州市拿出具体举措,切实加快推进减煤工作;9月29日,再次召集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经信委,专题讨论减煤工作,协调落实省政府关于煤电机组发电量削减事宜。

压力空前,减煤成“头号工程”

地方各级政府承载的减煤压力是空前的,不少地方将减煤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一度时期曾被省“263”督办的苏州市,时隔仅仅两个月,减煤工作就从“任务紧迫”一下转为“形势喜人”!原来,苏州市于2017年11月29日正式发布并施行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将“禁燃区”覆盖到苏州市区全部行政区域范围。这是继年初苏州市施行扩大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政策措施以来的再次升级调整。一年两度调整禁燃区,是苏州强力推进减煤工作的一个缩影。

无锡市则把减煤工作作为“263”专项行动的一号工程,采取多项综合措施:调整耗煤产业结构,加大去产能力度;开展重点耗煤企业煤炭质量专项督查,严格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减煤监测预警机制,每月统计减煤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逐季汇总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做出预警……

扬州市先后印发《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2017年减少煤炭消费工作计划》和《减煤重点项目清单》,出台《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目标任务分解表》《消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任务分解、多措并举,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减煤任务。

落实指标,唤醒企业责任

落实减煤指标绝不是靠发文件就能实现的,更需要唤醒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胜阳村是传统的板材加工基地,从事板材业有30多年历史,目前全村有板材加工企业68家。长期以来,全村被浓浓的黑烟笼罩。尽管这样,村民仍然忍气吞声,因为这些企业的存在,是村级经济主要来源。

“263”专项行动的强力攻坚触动了铜山当地政府:企业要发展,百姓要生活,两者都不能割舍,怎么办?区“263”办专职副主任、环保局副局长王勇到北京实地调研后,大胆提出“锅炉革命”——把北京奥科瑞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到徐州,年产蒸汽15万吨,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24小时高质量工业用管道蒸汽,终于让胜阳68家板材企业85台燃煤小锅炉退出历史舞台!

谈起这件事情,徐州奥科瑞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佳东一脸兴奋:“如今,所有企业都实现集中供热,全年消减煤炭3900吨!” 王勇也很欣慰:“煤改气后,环保管理也省了很多心,过去监管68家企业,日常监管跑断腿也有监管不到的时候,如今我们就管供热一家企业就可以了,行政成本大大降低。”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冬青村,陆区万里球铁厂是一家上世纪70年代成立的企业,受当时技术水平限制,采用燃煤冲天炉,废气排放不达标,生产车间的异味、粉尘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处置产生的固体废物也是一个难题,成了群众举报投诉大户。

立即启动“煤改电”!无锡供电公司专门为其开设绿色通道,提前1个月送电,并减免部分电源接入费用。以前4个炉灶工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个管理工人就能完成,生产效率提高40%左右。按照工厂年产1万吨冶金铸件测算,改用电能后,年可节约标准煤721.182吨。

通讯员 赵继平

记者 杭春燕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065674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646596 本月:3322471 今天:4354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