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晌午,小磊来到淮阴区营北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讲故事,虽然讲得不太顺畅,但并不怯场。“你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有轻度自闭症的孩子吗?”社区党委书记徐洪波说,一年前,小磊不仅不敢上讲台,连说话都很少。小磊这一年的变化,社工服务功不可没。
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面对诸多的社区事务,居委会不仅人手吃紧,更面临专业知识不足甚至欠缺的尴尬。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淮安率先实行由政府为社区购买社工服务,让居民受益,给居委会减负。先行试点的营北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与此同时,为更多社区购买社工服务的计划从12月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社工隔几天组织一场活动
家住淮安市淮阴区营北社区的小磊今年12岁了,每周他都要来参加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办的活动。看着孩子脸上浮现出的快乐笑容,谁能想到这个孩子是一个轻微的自闭症患者。
小磊的父母离异,他随母亲生活。因为患有轻度的自闭症,小磊存在着语言和社交障碍,性格非常孤僻,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多。回到家,他就经常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别人甚至是他的母亲接触都不多。
“去年11月,当社工入户走访到小磊家时,便对他家提供了帮助。”淮阴区公益社工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包培告诉记者,他们多次去小磊家走访,先取得了小磊和他的母亲的信任,之后每周邀请小磊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加针对少年儿童而组织的各种活动。“社工在活动上给小磊创造机会,鼓励他语言表达,让他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交流。”包培说,经过持续努力,小磊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渐渐打开了心扉,与人主动交流的情况也变多了。
据徐洪波介绍,像小磊这样得到了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帮助的家庭还有很多。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从去年9月份正式运营以来,基本每周都要组织几次活动,目前共举办了大大小小的活动110余场,为数以百计的家庭提供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
百万元用于购买社工服务
记者在淮阴区营北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看到,服务中心分为上下两层,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分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心理咨询区、讲座区等区域。在服务中心里,有的人在打麻将、有的人在看书、有的人正在带着孩子玩耍,还有的人为了准备下午的歌唱比赛在练歌。看着服务中心里大家其乐融融的景象,社区工作者一脸的轻松和欣慰。
“以前这里的矛盾很多,信访投诉真不少。”徐洪波告诉记者,大多数的居民矛盾其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比如车位问题、卫生问题、环境问题、小区管理问题等等。可别看这些问题小,解决起来可不容易。如果没有调解好,居民间的矛盾会越缠越深,未来更难解决。“我们社区只有9个工作人员,每天忙于大量的事务,还要给居民协调解决矛盾,实在是力不从心。”徐洪波说,社区的负担重,很多公共服务工作也很难得到有效开展,有些甚至一度荒废。
让社区工作者看重的是社工的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徐洪波坦言,社区提供的服务与居民实际需求时常脱节,很大原因就是不具备专业的社会服务工作技能,如心理疏导、矛盾调解、康复等等。这造成社区的社会服务工作效率低、质量差,还让一些问题久拖不决。
淮阴区民政局社会工作科的科长刘文介绍说,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至少有两名持证社工。这些社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通过了国家资格考试,具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知识和技能,他们进行社会工作服务比一般人更加得心应手。
为了让更多的社工服务于社区,淮安在营北社区试点之后,再投入100万元,为清江浦区引河社区、新新家园社区,淮阴区星光社区、双河社区,生态文旅区滨河社区等五个社购买社工服务。下个月,社工服务将在这五个社区开展全面实施。
社工师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我省相关要求,每万人中应拥有专业社工服务人数为7人,目前淮安社工占比远远低于这一水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是一种导向,是一种激励。”据淮安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工作人员介绍,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社工提供了更多发挥专业技能的平台,给予了社工体现自身专业价值的机会。这种导向对促进社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发挥社工服务社区、社会的作用意义显著。
持证社工师从100多人到800多人,淮安仅用了3年的时间。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工作人员陆星星介绍说,随着社工进社区工作的开展,社工的职业价值得以彰显,淮安市报考社工的人数和持证人数正呈现逐年大幅度增长的态势。据介绍,2016年全市社工师通过人数296人,增幅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社工师考试期间,淮安就有2000多人报考。
淮安为扶持社工发展,专门出台文件对通过考试的社工给予奖励和激励,对参加考试的社工提供培训。奖励方面,淮安出台《关于加强淮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2020年前,本地户籍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职业水平证书者,按初级800元、中级1200元、高级1500元给予一次性获证奖励。激励方面,开展把社区干部优先培养为社会工作者,把社会工作师优先选拔进社区班子的“双优双培”工程,提高社区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培训方面,政府与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合作,利用大专院校人才优势,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化培训。每年度的社会工作人员培训为2次,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
政府重视社工发展,社工价值得以体现,社工人才脱颖而出。今年11月17日,民政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社工领军人才名单,淮阴师范学院教授、清江浦区心苑社工服务社总干事赵海林成为苏北区域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