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老郎村简介]:油坊镇老郎村紧靠原长旺集镇,北临长旺大道,交通便捷,工业发展条件优越。全村25个村民小组,农户745户,2070人,耕地面积980亩,村域面积1.3平方公里。2005年,工业产值4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4元。近年来,老郎村的个私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村民创业致富的“法宝”。
从扬中大道长旺入口处一直往西,沿途会有许多的工业企业映入眼帘,这就是扬名油坊的“个私经济发展带”。
然而6年前,这里的工业经济还是一片荒芜,老郎村面对百废待兴的发展态势,主动做起了企业发展的“娘家人”,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用一流的服务撑起了企业发展的一方晴天。
服务搭桥,小企业长成“金凤凰”
2000年以前,老郎村的村域范围内只有一家工业企业。村组合并却没有给老郎村增添一家有实力的企业,村级经济陷入泥沼。
人多地少的劣势极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空间,老郎村党总支书记温芝国决定,拯救村级发展,惟有搞好工业。
“围墙里面你们搞,围墙以外都由我们统统承担。”老郎村的村干部们当起了企业的勤务员,各种立项手续、土地报批、与群众的利益纠葛等一系列问题,村里都实行“一手包办”和“一条龙服务”,不需要企业操一分心。
筑巢引凤,引凤筑巢。一流的投资环境引来了众多企业来老郎村安家落户。2003年,该村的定报企业达到3家,今年达到了5家,工业产值也从原来的几百万元增至5000多万。
鼓励创业,个私经济遍地开花
人人有事干,个个能干事。走遍老郎村的乡街小道,飞转的机床轮子和耳畔“吱吱”作响的磨具声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老郎村远近闻名的“小五金”和“小加工”。
随着创业思想在老郎村的不断渗透,许多懂技术的人都买来设备,干起了实业。老郎村8组的张其洪利用自家空闲的院子,筹钱买来了几台机床,现在生意红红火火。他说,创业富民的思想让自己尝到了实惠,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眼下,老郎村的个私企业达到23户,拥有各类加工机床近40台。老郎村党总支书记温芝国说:“个私经济遍地开花和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我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优化环境,经济增长创业富民
扬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老郎村新近引进的企业。公司老板蔡成权对老郎村的投融资环境大为赞叹。“在这里办企业真的很舒心,一切繁杂的事情村里都办的很周到,我们只需要安心生产忙业务。”在老郎村,其他一些个私企业主也同样有如此感叹。
老郎村优质的服务营造了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许多企业主和有创业愿望的群众都把老郎村的干部们当成了“娘家人”,有困难找干部,有发展愿望还找村干部。
目前,老郎村形成了电器仪表、服装加工、尼龙制品等多种经营生产格局,个私经济已成为该村经济增长、群众增收的新增长极。 □黄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