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提案者:朱冬宏
承办单位:市发改经信委
内容与建议:过去一年,发生少数企业资金链断裂、关闭歇业等情况,由此产生的拖欠工资、担保连带责任牵连、债权人利益受损等负面效应。这主要是由企业信用缺失引起的,最终害己害人害社会。为此,建议:
1.政府牵头成立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各部门按各自职能提供企业的信用相关信息,建立企业信用综合信息库。
2.建立张扬诚信“金字招牌”、约束失信“黑名单库”的信息公示机制。
3.建立包含经营守信、企业资产负债率、金融机构信用度、上下游协作和互保单位信用度全方位的信用评价体系。
4.将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函复意见: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逐步向前推进,特别是去年启动了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为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速提升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支撑,组织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应用、行业诚信监管、企业诚信引导等工作都得到了有效推进。下一阶段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将重点完善三项制度,开展三项工作。
1.完善三项制度,即:①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应用法规制度,明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的法定权力义务;②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强化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公开责任要求,推进信用信息资源的社会应用;③完善“黑名单”退出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现“放管结合”的审批制度改革目标,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共治环境。
2.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加快信用平台建设。依托云计算平台,通过“e办事”网上审批和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打通部门间信息孤岛;通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平台,确保公共信用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通过统一的市场监管平台建设,将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和信用信息纳入征信范围,通过读取电子证照信息,实现企业法人统一信用代码制度,综合形成交叉匹配、互联共享的信用大数据中心。二是积极推广第三方信用服务。通过互联网信用,鼓励第三方机构建立商业信用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客户信用档案建设,加强信用风险管控,在商品交易中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通过信用分类选择交易行为,有效降低以应收款为代表的信用损失,保护企业合法利益,从而在商务领域构建良好的诚信环境。在公共资源交易和金融融资等多个领域形成差别化的信用政策。三是加大企业信用共享应用的推进力度。①政府主导,统筹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②依托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推动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高企业的信用层级,尽可能地避免失信行为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