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企东村大走访“走”出了小“水坝”,菜田不淹了,菜农拍手称赞—— |
“不亏本了,还能赚万把块钱!” |
|
唐倩 2017-09-06 |
|
菜田里长势喜人的小青菜让张桂女乐得合不拢嘴
“今天早上送过去的青菜都卖光了吗?”“新一轮的小青菜又要施肥了吧?”……4日,凉风习习,记者走进企东村12组田间,菜地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一边劳作一边聊着天,各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真是想不到啊,今年我们种的这些菜全都卖了个好价钱,跟去年的亏本买卖相比,不仅能盈利,还能再赚一两万块呢!”正在田里拔菜的张桂女言语间透露出藏不住的喜悦。其实,这样的场景在三四个月前是很难见到的。原来,张桂女家和村里的徐金山、徐品龙等4户村民,共有10亩田地,平时靠种菜卖菜赚些生活费,贴补家用,但是因为田里地势比较低矮,几乎与田边的河面相持平,所以一下雨,河里的水就会流进田里,根本无处可排,经常导致他们刚刚撒的种子或者马上就可以拿去卖钱的蔬菜全都被冲走或者淹死。
张桂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一共有一亩多地,种一批青菜需要用到200元的菜籽,300元的肥料,如果不被淹的话,可以收获近1500斤左右的青菜,按照普遍3元一斤来算,可以收益4500元,如果一场雨一淹,最少5000块就没有了,还不算人工劳动费,这些钱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笔大钱啊。”
今年4月份,企东村村干部鞠章兰、王蕾到12组大走访,得知张桂女他们的困难后,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企东村党委书记张怀根和12组村民组长朱纪双,在经过一番认真的商讨后,结合田间的实际情况,并经过张桂女等人的认可后,村里决定将田间与河道之间用土垫到一尺高,挡住河里的水往田里倒流,这样下到雨,田里的积水就可以及时地用小水泵往外排。说干就干,朱纪双立马联系人员开始施工,十几天的时间,用200吨泥土,一推车一推车地筑起了一条90米长,1米宽,1尺高的小 “水坝”,同时,还在田地四周安装了铁丝网,防止周围村民家的狗乱闯,踩坏蔬菜。
“有了这个小‘水坝’,今年6月份和前两天的大暴雨一点都没有影响到我们田里的菜。”张桂女逢人便夸村干部们做了好事。更让她赞不绝口的就是朱纪双,不管晚上下小雨还是大雨,朱纪双都会打着手电到田里转上一圈,发现河里水位高了就安排排水,田里有积水了就打开小水泵往外抽水,“一般下雨天我们晚上都在田里看着的,经常半夜12点还能看到朱纪双过来巡查,这样的村干部让人放心啊,我们跟着这样的村干部生活肯定能越过越好。” □ 唐倩
短评:采访结束时,张桂女说了这么一句:“看来这村里的大走访确实不是形式主义,切切实实能为老百姓做好事和实事。”当大走访不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时,村干部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点赞和好评,更是多了那一份信任和依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