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
春节将至,年味越来越浓。我市春节老百姓有蒸包子的习俗,寓意蒸蒸日上。进入腊月以来,不少点心店员工放弃休息通宵达旦为百姓加工包子。
店铺
日加工数千包子
20日早上4点,工会路上的上海鲜肉包铺子,一对年轻的夫妇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店主介绍说:“昨天晚上忙到11点,还有5家没有来得及加工,一会儿肯定还有人过来,大家都等着包子准备过年。”
早上7点多钟,不大的店面里,挤满了前来加工包子的市民。包子铺里,热气腾腾,店主夫妻俩和面、擀皮、填馅料、上蒸笼,忙得一分钟都不得闲。店主说:“我们两个人一天能够加工约2000个包子,工作量比平时翻了几番,休息时间缩短了一半左右,就这样,还是忙不过来。”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华康医药公司弄堂里的郭氏面点铺里,冯春连老人已经排队等了两个多小时,还没有轮到为他加工包子。店主郭先生介绍说:“年底了,加工包子的市民实在太多,昨天排队的市民将近20多个,店里总共三个人,再怎么累一天也就只能加工近4000个包子,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迫切心理。”
市民
忙的是一种心情
春节前蒸包子,是每家每户必做的事情。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腊月之后,家家户户都会安排出时间,准备好馅料,或是请人加工,或是自己在家蒸包子。在我市,包子馅主要有青菜、萝卜丝、肉馅、秧草、马兰等。
“去年家里刚刚翻建了新房,这是过的第一个年,蒸包子是必须的,图个吉祥、涨涨运势,我准备了秧草、肉馅、萝卜丝的馅料,可以做上好几百个,顺便分点给亲戚朋友。”家住柳竹新村的陈女士说,其实现在过年年味已经淡了很多,如果再将传统的蒸包子丢掉,就更没有年味了,忙的其实是一种氛围、一种心情。
变化
订制包子成新宠
加工包子是市民只要调制好馅料,剩下的交给包子铺就可以了,然后支付一个包子0.7元的加工费,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些年轻人或者工作比较忙的人群还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蒸包子,那就是订制包子。
在扬子中路的好口福包子铺,4个人正围着桌子迅速地包着包子。一旁的扁子里装满了刚刚出笼的包子。店主戴先生说:“这些包子都是别人订制的,不像平时卖早点,需要热腾腾的包子,订制的包子出笼后需要赶紧冷却,这样容易储存和携带。”
“以前过年我们家是自己蒸包子或者加工包子,但是调制出的馅总是没有外面买的包子好吃,所以今年我们决定订制200个包子过年。”正在一旁忙着数包子的陆先生表示,“这家店的包子口碑很好,不仅真材实料,而且包子还很好吃,平时买包子都到这里。”
□ 石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