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全面改进 全力提升——读《学习昆山经验 谋求强势崛起》有感 |
|
魏奇 2006-05-22 |
|
昆山作为全省率先发展的典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样板,其成就令人瞩目、实践给人启迪、精神令人叹服。就扬中而言,研究昆山轨迹、探寻昆山之路、汲取昆山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见。前不久,市委书记王守和专门发表署名文章《学习昆山经验 谋求强势崛起》,就如何准确把握昆山经验的精神内核,并以此来推动发展、加快建设作了精辟的论述。我个人认为,当前尤其要针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从思想认识、思路方法等层面加以改进,在不断改进中实现全面提升和新的跨跃。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扬中曾和昆山实力相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令这块江中小岛名噪一时,成为兄弟县市乃至全国各地学习效仿的榜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原有的优势逐渐消失,领跑者越跑越远,后来者纷纷居上。究其原因,思想层面上的“满、难、低、慢”是根源所在。在部分人身上缺少一股艰苦创业的志气,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缺少一股创新开拓的勇气,思想保守、思维陈旧、思路局限,并且怕遇困难、怕冒风险、怕吃辛苦;缺少一股争先创优的锐气,小进则止、小胜即满。对此,我们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自我加压、认真改进、奋起赶超,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要进一步改进方法,提升优势。对扬中来说,能把潜在的能量充分挖掘出来,那就是优势。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在做大做强现有产业上下功夫,依托国家电力电器产业基地这一平台,特别是借助工程电器、新型硅材料这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关联产业和配套产品;同时,切实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努力培植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集群。要在发展临港工业上下功夫,抢抓泰州过江通道、兴隆港码头即将启动建设等重大机遇,利用独特的深水岸线资源,抓紧做好沿江开发和岸线整体利用规划,加快沿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合作,不断形成新的爆发点和增长极。要在优化生态环境上下功夫,进一步放大国家生态示范区和“中国江鲜之乡”的品牌效应,加快雷公岛旅游资源开发和“长江湿地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为创业投资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态环境。
要进一步改变作风,提升成效。作风是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加快“十一五”发展、实现强势崛起的宏伟目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改进作风摆到首要位置上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练就狠抓落实的本领,真正把心思用在谋求发展上,把精力放到干事创业上,认真抓好年初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进一步明确责任,传递压力,在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花力气、出成效。要提升协调服务的水平,对基层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要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各级各部门要从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入手,多作换位思考,多为基层着想,多为企业分忧,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框架内,尽可能地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成效。要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主动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理解度。要保持廉洁自律的形象,以树立和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时刻警惕并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改进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家要迅速行动起来,将学习昆山经验与扬中实际、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标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魏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