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土”专家打破“洋”垄断——记大全集团成套电器研究所所长陈卫国 |
|
倪德贤 2006-05-22 |
|
陈卫国,这位从车间里走出来的工程师,被大全集团视为企业的一块“宝”。因为他所带领的研发团体,每年都有4个以上的新产品问世,增加的产值占到了企业当年产值的20%以上,且多项新产品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他本人也被评为扬中市十佳技术创新人才。
1990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陈卫国进入大全集团前身---镇江市电器设备厂当了一名车间工人。很快,工作踏实且聪明好学的他便脱颖而出,被企业相中推荐到江苏大学深造,圆了他的大学梦。陈卫国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技术,同时密切关注工程电器产品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产品信息。陈卫国自我评价说,大学三年为他今后的研发之路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回到企业后,陈卫国被重新分配到了开发部干起了检测员。当时,开发部的人员主要就是几名熟练工人,工作说白了就是看看人家的产品,依葫芦画瓢造一件“自己”的产品。转眼到了1997年年底,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陈卫国。
当时,企业接到一笔开关柜订单,陈卫国和同事们花费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琢磨出了产品的结构,随后,做出了18台样品。当陈卫国他们个个都傻了眼:只要一合上电闸后,开关柜就立刻报废,一个、二个、三个……18台开关柜全部成了一堆废铁。企业上下震惊了,陈卫国心里也很不是个滋味。
企业高层迅速作出决定,重金引进国外一流的设备。但是,再先进的设备如果没人会用只能是个“花瓶”。陈卫国就拿着翻译词典,一字一句地学习操作方法,两年内,他的工作岗位从研发最后的环节———检测向源头———设计前移。全面发展让陈卫国感到受益匪浅,直到如今,在他任所长的成套电器研究所里,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再到测试,所有的环节全部的由相应责任人一人负责到底。
渐渐地,陈卫国的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敢于向洋专家说“不”的事情,更令陈卫国名声大噪。那是1999年的时候,企业从荷兰一家公司购买了断路器,安装在自己生产的开关柜内部,没想到居然不能用,陈卫国判断是断路器“水土不服”,但对方专家却矢口否认了这一点。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企业高层也难以定夺。陈卫国很快就拿出了翔实的检测数据和完善解决方案,外用专家服了!
通过这件事,陈卫国感到,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才能挺起腰杆发展,同时也坚定了信心。这一年,KYN□-40.5(Z)/T1600-25户内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和VG1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横空出世,一举拿下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称号。随后,陈卫国便以每年4个以上新产品的速度,打造着大全集团的“拳头”产品———成套电器族群。
让陈卫国颇为得意的是2003年负责研制的ZN68真空断路器。据陈卫国介绍,原来这种断路器只有西门子公司能够生产,陈卫国翻阅了参考资料,刻苦钻研先进技术,终于做出了自己的产品,而且由于大胆采用了先进工艺,产品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额定电流标准由西门子公司制定的1250安培一下子提升至4800安培。
凭借着出色的业绩,2005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陈卫国走了领导岗位。身份的转变让陈卫国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所里的年轻人拧一股绳,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他制定了科学的激励机制,从感情、物质、精神等全方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陈卫国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年就完成新产品鉴定9项,申请专利6项,目前多种产品已转入批量生产并形成了效益。尤其是在研制8BK86-12系列交流金属铠装开关柜时,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材料较薄,焊接容易造成箱体变型。全所人员花费三个月时间合力攻关,采用在箱体内部关键部位加“筋”的办法。该项技术不光简化了柜体加工程序,而且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目前,该产品已被海螺集团、大唐发电有限公司选用,产销售达1亿元以上。
□倪德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