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全市经济携带146亿GDP的规模走进2008年之际,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与“两会”均将优化发展迈向“第二个率先”作为谋划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中心议题,实为扬中之幸、民生之福!勿庸置疑,这一新的战略部署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同时亦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与时俱进的时代抉择。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也适时提出了“奋力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决策,应该说这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抉择。就客观条件而言,作为苏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9个市(县)之一,我市已具备融入新苏南并迈向现代化的基础;从主观愿望出发,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扬中更好更快发展,完全合乎30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我们理当顺应时代要求和区域发展需要,义不容辞地将“率先”进行到底。
——执政为民的重要部署。优化发展迈向现代化,不仅是市委的战略决策,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更是百姓身边紧迫的事情。如去年市政府“铁腕”治污减排关闭11家化工企业的重大举措便深得民心。可见,优化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城乡环境、优化社会建设不仅成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追求, 同时也已成为扬中人的发展共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不好”,就背离了发展方向和根本目的,而“不快”,又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优化发展迈向“第二个率先”,不仅是落实镇江“更好更快”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更是市委执政为民的重要部署。
——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优化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十七大精神在扬中的生动体现,更是科学发展观在扬中的伟大实践。小康扬中,魅力无穷。时下,“大桥、大港、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思路十分明晰、发展举措适时应势、发展干劲空前高涨,扬中正在科学发展中崛起。当前,电力电器、硅材料、船舶制造等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模式已经确立,但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的产业起步晚、优势还不明显,必须通过“转型、优化、提升”来发展壮大。发展中遇到的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用地紧张等一系列热点和难点问题,都必须通过优化发展来解决,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稳中求进,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谐江舟风满帆,励精图治谱新篇。让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带着丰收的喜庆,踏着时代的鼓点,沿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阔步前进! □顾大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