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下半年,一场以做好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消费、药品、猪肉、进出口产品和关系人身健康安全的8个方面任务、20个工作目标的专项整治战役在全国范围内打响。
在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市根据市情,将富民巷防寒服生产集中地列为重点地区、将城区和新坝、兴隆、油坊、八桥、西来桥共6个集市贸易列为重点市场,将食品、药品、工程电器列为重点产品,主动作为,启动了工程电器质量专项整治、防寒服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特种劳保鞋质量专项整治等九项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实现了12个100%的工作目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扬中产品的良好形象。
截至目前,全市现有的12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全部取证,取证率达100%。51个食品加工小作坊,全部签定并悬挂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书面承诺率达100%。城区17个市场、超市全部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分布于全市镇区、街道、社区共2213家小食杂店全部落实《进货台账制度》。全市食堂和位于城区范围内的餐饮企业共503个单位,已100%地建立了《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建成规范化生猪屠宰场2家,城区进点屠宰率达100%,农村达95%以上。城区市场、超市共537个白肉销售摊点以及503家集体食堂、餐饮单位使用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场。全市331家被列入14类产品的生产企业100%地建立了质量档案。
通过全面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完善进货台帐和索票索证制度等措施,长期困扰我市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馆、小食杂店、农村(社区)家庭自办酒席等监管难题有了很大的突破。工程电器、树脂砂轮、特种劳保鞋、防寒服等一批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曾一度存在的无证(照)生产经营状况基本扭转。经联合执法,铁腕查处,甲胺磷等5种剧毒农药已被禁止销售使用,蔬菜、蓄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方面得到了维护。通过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严格产地屠宰检疫和全面落实市场、超市、食堂使用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的管理制度,病死、注水、非定点屠宰、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猪肉被禁止加工、流通和使用,猪肉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 (倪德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