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踏着坚实而又忙碌的步伐,我们又一次走过了一年。年终盘点,岛城扬中的日记本上,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全面小康顺利实现、经济运行又好又快、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特稿·精彩2007”栏目,与您共同梳理这一年。
2007年,我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成就喜人。推广农业保险、推进集中供水供气、新建垃圾中转站……扬中人的日子越过越美了。
关键词一:农业保险
【新闻回放】2007年12月25日,三茅镇永固村农户徐菊祥刚吃完早饭,就收到了村干部送来的农业保险赔付金。“不买农业保险,受损了一切都是自己承担,什么都没有,包括我们施的肥、忙的功夫,一切都拉倒。今年政府给我们交了农业保险,不管多少,保险公司都会给我们承担,这就是买保险的好处,我们不必担心。”徐菊祥开心地说。
【相关链接】2007年,是我市全面推广农业保险的第一年,全市115,687.14亩水稻、114,832.46亩小麦和5438头能繁母猪参加保险,覆盖率达100%。同时,我市还切实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全额减免农业税,取消农村劳动力积累工和义务工,免收农民生产生活用水资源费,实行粮食直补、农资增支和水稻良种、油菜良种、农机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并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的意见》,对能繁母猪给予直接补贴。
关键词二:高效农业规模化
【新闻回放】2007年4月27日-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现场推进会,部署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会议提出,我市要力争新增高效农业种养面积0.7万亩,培植千亩以上高效农业规模基地14个,5000亩以上规模基地2个,1万亩以上规模基地1个。
【相关链接】今年以来,我市立足资源特色,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我市水资源丰富、优质畜禽养殖,国、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市等优势,立足政策促动,项目拉动,典型带动,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蔬菜特经、水产养殖、林果产业和观光农业等具有我市区域特色的四大产业,制定了高效农业总体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并确定了重点扶持发展16个高效农业规模基地。今年全市16个高效农业规模化项目预计累计总投资约近1亿元,全市共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780亩,高效农业总面积达2.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
关键词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新闻回放】2007年3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会,在全市掀起了一场以238省道环境整治、“千河疏浚”、农村垃圾集中处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相关链接】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的会战中,全市累计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集中整治活动20余次,共清扫道路494条,清理河道866条,清运垃圾6100余吨;栽植各类绿化树种近8万棵,清除违章建筑38户1830平方米;疏浚村前埭后老河沟595条,长161.3公里,完成土方103.8万方,改造坝头754座。
关键词四:区域供水供气
【新闻回放】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一根根巨型水管沿着扬中大道,向南铺设。市二水厂生产的自来水将通过这条管道,源源不断地送往农村家庭。
【相关链接】去年,我市加快推进集中供水、供气工程,新建供水管网8公里,主干管网铺设至沿江工业集中区;新建供气管网27.8公里,集中供气基本覆盖城区和新坝镇。□倪德贤 孙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