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扬中方言中的行业术语(上)——扬中方言探秘之二十四 |
|
□ 匡纪龙 2007-12-25 |
|
行业术语原指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的专门用语,每一术语都有严格规定的意义,本为圈内人即本行业的人们所熟知。但由于这类话语所表达的意义极富表现力,很能反映和表述某些社会现象,因而便逐渐进入方言话语之中。
例如建筑业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意思是说要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得从“零”开始,欲成就一项伟业也情同此理。再如“打基础”这个词,就深含哲理,简单的话语所阐述的道理带有普遍的意义,故被各行各业的人所采用。扬中方言中所常用的各行各业的术语面广量大,今天暂选录部分如下,由于我们都是扬中人,对每一句方言话语的意思都能领会,故多数不作详细解释,仅作小小分类表述如下:
政治方面——明、清两朝以前,扬中为穷乡僻壤,远离政治,祖辈们套用的政治术语大都“大词小用”,例如口语“在一朝保一国”,说的是人在一个单位,便维护该单位的利益。“瞎闹朝纲”指一帮人无理取闹。“造反呢”,是大人骂小孩在一起打闹。其他还有“老爷不当官”、“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老爷不当官”等。
军事方面——强将手下无弱兵、他从来不成打败仗(有时指身体一直很健康)、枪打丫昏丫、大炮筒子、残兵败将、铁炮轰不动、归心似箭、万箭穿心、刀光剑影、千军万马、百发百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经济方面——亲兄弟明算帐、斤斤计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奇货可居、跑桥架(新词语,意为可一下子发财)、皮包公司、一钱逼死英雄汉、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人情债;
文学创作用语——引诗(如:你不要引诗呵,意即不要诱导)、一场一节(如:我有空就一场一节把他的事讲给你听)、一章一节(以上本为戏剧、小说用语)、 题神(原指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莺莺是“题神”,见小说《歧路灯》,扬中方言如:让我抽支烟题题神),其他还有关目、关目三、轻描淡写、大做文章等;
教育方面——先做人家的学生,后做人家的先生、我不求教你、癞学宝、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为天下知;以及被其他行业所通用的:考核、温故知新、成绩优良、不及格等;
商业方面——百人中百货、 一本万利、无本取利、买空卖空、 定丫秤上了、打打算盘、算盘珠子,不拨不动、打来骂来,亏本生意不来(这一俗语为商家秘诀)、买卖心不同、盘点(总结一下的意思)、有帐算不息、生意不成仁义在等;
演艺业——装好人、学好人、 装得倒像呢、小白脸、洒花脸、吹鼓手、吹喇叭、抬轿子、嗨歌八唱、滚钉板(如:我就是滚钉板也要去)、涂脂抹粉、舞枪弄棍、过门(音乐创作用语,例句如:他这句话是过门话啊)、敲边鼓(意为提醒,提示一下的意思)
航运业及渔业——一路顺风、一帆风顺、顺风顺雨、三天打鱼,四天晒网、十网打鱼九网空,捞到一网就成功;
医药卫生方面——药罐子(指长期生病吃药的人)、药到病除、俗语“上床萝卜下床姜,吃了保你会健康”、“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小儿科(指小气的人)等。
由于今日话题内容较多,不能将篇幅拉得太长,不妨分两次来说,故其他内容请看下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