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如何让农村党员体现先进性?”这是新坝镇党委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之始就着力破解的课题,这一课题也一直盘旋在全镇16个村、1个农场的1690名党员的脑际心间。
通过认真的学习,反复的讨论和真心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了共识:在“三创”活动中展示党员的风采,在富裕一方群众中凸显党员的才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职责所在、价值所在和先进性所在。
深化“三创”活动在创业中完善自我
“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三创”活动是新坝镇党委去年结合地方实际和上级党委指示及人民群众意愿推出的主题活动。一年以来,全镇已形成了创大业、创新业的浓厚氛围。
争做创业的坚强“后盾”。从1994年美国投资方入股苏惠乳胶公司,联合村党委就把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作为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实,满足企业用地,培训企业职工,整治治安环境,改善交通面貌,美国投资方先后6次增资就是对他们所作努力的最大肯定和最好回报。今年,他们又提前谋划,为企业进一步壮大规模做好了用地、用工等前期准备,美国投资方年初考察企业时对此极为满意,当即决定增资300万美元;双新村党委也积极为华鹏集团化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征地拆迁问题,促进了总投资500万美元的希格赛斯项目的快速建设。
在“扬中市第一村”双新村里有一个低收入组,全组14户53人1999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188元,远低于全村平均水平。2001年“农民致富档案”的建立,2005年“联户帮富”活动的开展,以及周边党员科技示范户的倾力支持给他们“自创家业”带来了信心与保障。 去年,该组32个就业人口中有30人成功就业,6个经济实体先后建立,并吸纳带动力11人,全年人均收入达到9000元。
争做创业的“领跑者”。华威村党委5个村党委成员大都是供销员出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有灵敏的嗅觉,近一两年,在村里大小企业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入股的时候,他们都率先成了股东,在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激发起一些原本“存钱防老”者的投资热情。今年,他们不再满足于参股,放下包袱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走上了创新创业的前沿,一名党委成员已两次赴北京洽谈项目,预计由他们合股投资500万元的钢珠项目上半年可正式启动。
据统计,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镇村和农场的基层党组织及普通党员共新创办经济实体46个,新增投入1.2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近800人,100多个贫困家庭走上了致富路。
争做创业的“粘合剂”。针对一部分群众没有致富项目、没有致富能力的实际,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积极开展“献爱心”捐款、捐物的同时,注重“联户帮富”,努力提高农村弱势群众的“造血功能”。华威村党委采取“1个企业+1位村干部+5户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为26户贫困家庭解决了就业岗位和生活保障。据统计,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镇400多户低收入家庭中已有200多人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就业岗位,每一个家庭都落实了帮扶组织和个人。
建设新农村 在奉献中彰显先进
他们把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建设新家园中很好地承担起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责任。
大力实施“先锋工程”,努力为民办实事。今年以来,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注重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创造条件为民办实事。新宁村、五一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本村知名人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设,争取他们的支持,为修缮道路、改变村容村貌分别争取资金15万元、21万元;丰乐村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对村骨干河道进行了清理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联合村争取沿线企业的支持,投入60余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有效地解决困扰他们多年的沿江垃圾成堆的老问题;双新村发动先富人群积极捐款,设立了10万元的扶贫济困基金;治安村也设立了助学启动资金,为贫困学生上学解除了后顾之忧。
广大党员积极奉献,奋力建设新家园。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党员走上亮化家园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家乡的面貌,树立了共产党员的新形象。主要由党员参加的各村河道疏浚突击整治队伍每月定期进行“百河疏浚”突击性整治活动,今年已投入4000余人次,对全镇主干河道进行了清淤、清障,共完成土方量54.2万方,清理各类垃圾、杂物320吨,改造坝头62座,有效地改善了沿河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深化“设岗定责”活动,促进乡风文明。他们注重把“设岗定责”活动作为促进基层工作顺利开展,促进乡风、民风的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落到实处。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广大党员、尤其是老党员积极性很高,170个各类岗位一公布便引起1100多个农村无职党员的“争抢”。在明确岗位后,各基层党组织又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以确保每个岗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日前,三栏路改造工程开工,一大早,华威村新风文明岗党员马家法便带领前一天全组推选出的5名群众来到了工地,充当“特别纠察队”协助维持施工秩序,让外地施工队十分感慨。如今170个岗位、170个党员在处理各类群众纠纷中,在倡导文明新风中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镇农村已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良好氛围。
抓好四个创新 在深化上扩大成效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的成果,他们着力抓好四个创新,力争形成长效管理新机制。
创新学习培训机制,提升党员素质。他们依托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广播电视中心,有效整合社会电教资源,初步构建起涵盖村、企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中心户,学校电教室的远程教育网络,通过电教片、广播电视讲话等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并进一步落实“结对帮学”的措施和责任,将机关事业单位、骨干企业、行政村、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帮学、促学、互学长期坚持下去,从而促进党员素质的不断提升。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提升党员形象。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共产党员的新形象,他们专门设计了党员考绩记事本,要求党员将为基层、为群众、为发展所做的工作和效果及时、准确地记载下来,并根据党员的岗位、能力等实际情况,量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强化戒免制度,对长期不能发挥作用的党员进行书面和口头警示,提出整改方向、明确整改时间表。
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提升工作绩效。为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他们出台了“争做双强型干部”的措施:一方面通过组织参观、培训,提高基层干部驾驭经济、领民共富能力,同时,鼓励基层干部领办企业,并为他们创业提供指导与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给懂经济、擅管理,有较强奉献意识的党员压担子、搭台子,促使他们脱颖而出。
创新管党方式,提升管理层次。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的基础上,强化监督。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弘扬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留情面、不留退路”的优良作风,加大民主生活会密度,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党外监督,每年由镇纪委抽样选取群众代表对党员干部投信任票,原则上对信任票不足80%的予以撤换。
又是一年春光好,正是创业好时节。新坝镇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正跨马扬鞭,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黄红兰 顾小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