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连续三届江鲜美食文化节的举办,让扬中“江鲜之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每年办节期间,来扬品尝江鲜的客人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节以来,前来我市观光、旅游、消费的游客已突破10万人,每逢周末,各大宾馆、酒店的客房全部爆满。
从“奇货可居”到“家常菜”
“江鲜之乡”声名远播,扬中也因此逐渐成为江鲜水产,尤其是河豚鱼消费、交易的集散地,大量无毒、控毒的养殖河豚涌入扬中市场。来自市水产市场的数据显示,今年市场上河豚日供应量在60吨左右,比去年上升了20%。
原料价格的下降,异常火爆的餐饮市场让许多人都想来分一杯羹。据统计,两年来,全市新增的大小餐馆、饭店有100多家。
名店大师受青睐
今年江鲜美食节另外一个特点是:大酒店、名饭店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而一些小餐馆却相对清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束。
当吃江鲜成为一种大众消费行为,人们更加注重江鲜烹饪的质量和品位。有分析指出,现在去饭店吃江鲜有两种心态,一是吃的地方要上档次,而且辅菜也要恰到好处,如长江大酒点和扬中宾馆;二是江鲜要有特色,能吃出新鲜感来,如长顺河豚馆以及一些江鱼馆。
面对这样的情形,中小饭店该何处何从呢?市烹饪协会秘书长何百彩建议这些餐饮单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特色,不断创新菜肴,打造自己的招牌菜,同时还有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只有这样,中小饭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江鲜产业需乘势而上
我市举办经鲜美食旅游文化节的目的在于“美食搭台、经贸唱戏”,从这几届办节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今年,人流量比往年增加了许多。
笔者认为,我市需要借助美食节,进一步壮大江鲜产业。一方面,江鲜烹饪要翻新花样,形成菜系,使“江鲜菜之乡”的称谓名副其实,从而更好地吸引外地游客,为扬中集聚人气,增加财气。另一方面,要延伸江鲜的产业链条。目前,我市市场上的江鲜水产大部分由外地进购,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且我市四面环江,养殖水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一些“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来看,本地江鲜很受欢迎,而且价格也比外地养殖的河豚高出不少。
此外,我市还需重视江鲜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它的效应。
□倪德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