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从总体看,扬中这几年的发展比较快,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他们主动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眼界更开阔,更加追求资本效益,效率的最大化,但扎根本土发展的热度相对降温,投资的欲望不强。如何激发本土的创业热情,构筑创业新高地,实现扬中的新崛起、再创新辉煌?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紧紧抓住资本的本质特征,寻求新的创业切入点,变“要我创业”为“我要创业”,提升全民创业的内在动力,营造千军万马齐创业的浓烈氛围。资本的本质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仅仅依靠“家乡情结”灌输代替不了利益的驱动,思想政治工作在领导经济工作中只能是辅助手段,更为主要的是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资本“唯利”的本质,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使扬中大量积淀的“资金”转化为“资本”,切实解决扬中特有的“资金低迷现象”这一问题,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
一、着力构筑创业者的利益高地
构筑“利益高地”,要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我市规模企业、优势产业不仅是体现区域核心竞争力,更是推进全面创业的方向和典范,同时也是积累全民创业资本的基础和保障。扬中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切实加大对规模企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培育扶持,让他们快速扩张,产生强大的财源,来改善目前趋紧的财税形势,从而形成良性的、和谐的创业环境。只有这样,对于中小企业,对于大大小小创业者,也才能得益其中。
构筑“利益高地”,必须分类指导,全面激活各类创业主体的投资冲动。首先是激活规模骨干企业本土创大业。大企业上项目投资几千万、上亿元,因此,要通过打“组合拳”的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为其投资创业建立顺畅的通道,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使他们把最好的项目和产品留在扬中发展。第二是激活成长型企业,降低企业项目扩张成本。比如,现有的租赁土地、厂房车间,可以低偿支持新发展项目使用;再比如,对有“集体股本”的企业,可以采取分红不收回的办法,用于投资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征地等问题。第三是激活外来投资兴业者的热情。对外来资本、供销员、普通老百姓的创业要尽可能提供各种便利,降低门槛,同时也要给一定的政策优惠。
二、着力优化创业环境
区域经济的竞争,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各级政府是经济发展、全民创业最优环境的创造者,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精神,哪里的环境最优,哪里就能得到最快最好的发展,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去年,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相关文件,创业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改善发展环境已经引起全市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但我认为从激发全面创业要求看,在培育扶持规模优秀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对中小企业、对新经济增长点要精心呵护和培育,力求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构建“公平、公正”的税负环境和一视同仁的服务环境,以投资创业者的成功来增强全民创业的信心,形成全市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竞相创业、竞相发展的浓烈氛围。
三、着力提升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从事经济一线的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善于在创业的动态进程中提高经济工作的能力,我认为要着重提高四种能力:
1、在应对各种突出矛盾,解决各种发展难题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从我市实际出发,如何强化企业的技术创业主体地位,培育壮大拥有核心和关键技术的战略产业,如何促进创业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如何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以及推进全民创业的机制等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和探索,闯新路、攻难关、破难题,同时要提高善于抢抓机遇,用好机遇的能力,以敏锐的眼光,及时为企业、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2、在应对人民维权过程中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随着人的素质提高,创业者的维权意识必然增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社会上各种侵权行为,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依法行政,来维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3、在制度转型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度和机制的作用在经济运行中越来越大,每一个创业者,主要依靠惯例规则的自我约束、伦理规则的自我承诺和法制法规的强制约束,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对制度经济自身规律的认识,从而对企业,对创业者实施正确的引导。
4、提升领导干部与创业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谐共处能力,增强对创业者的亲和力。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