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厦门市在全国首创“网络实名制” 下一条:假洋文凭数量上升
南京某高校推行“准有偿”资助 爱心基金考验大学生感恩情怀
佚名   2007-08-10

  

近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出现了一种“准有偿”的新型资助形式。这种资助形式,逐步将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或者准有偿资助,受资助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再分批偿还资助金。在基金申请表上,明确写着“为体现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本人完成学业后在适当时候主动向电气工程系‘奉献爱心、扶贫助学、培养未来捐赠人’基金会捐赠爱心助学基金,数量不低于获得的资助金额”,以此来提醒受到资助的学生,大家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不是义务。   该系党总支书记、基金管委会主任姜玉明介绍,基金规定,学生还款靠自觉、靠诚信、靠学生感恩的品德和情怀,因此称之为“准有偿资助”。   “爱心助学”基金的建立无疑为大学生开设了一堂感恩教育课。然而采访中,部分市民对“爱心助学”这种新型资助形式心存疑虑,认为基金难以长远办下去,银行贷款受法律保护尚有人不还,“爱心助学”这种对回馈没有约束、保障的形式更让人担忧。   有专家建议,在推出各种相关政策的同时,对大学生自身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提升大学生感恩母校和他人的意识,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度。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06901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650009 本月:3325884 今天:4695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