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为了120户居民的光明 ——油坊供电所高温抢修保供电纪实 下一条:市财政560万元补贴农村医保
感受“信息油坊”的无限魅力
徐莺 潘杰 王斌   2007-08-08

  

在油坊,无处不在的“信息油坊”正成为该镇新农村建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为此,2006年,油坊镇被评为镇江市首批信息化建设示范镇。

政府和群众之间, 有座信息“连心桥”

【场景实录】 时间:2007年8月6日7时50分 地点:油坊镇人民政府

一上班,镇党委书记王成明习惯性地打开电脑,连接、登录,浏览“魅力油坊”网站最新动态,检查一下是否有新通知、新邮件……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记者观察】 一直以来,“文山会海”为人们深恶痛绝。油坊镇也曾为之困扰,但随着信息化乡镇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魅力油坊”网站的开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远程教育系统的启动……不仅向外界展示了一个“数字化”的崭新油坊,也大幅节约了办公成本。文件资料无须印制下发,会议通知无须再打一长串电话,每天登录网站查看新闻、公告、通知,通过收发邮件来交换讯息、交流工作,已成为油坊镇、村干部的“必修课”。 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政府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也随之增强。点击“魅力油坊”网,不仅可以了解到油坊的工作动态、大事要闻,还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互动交流。不久前,镇长林成春就收到一封关于环境整治的邮件,这一邮件得到了及时办理和满意答复。 信息化建设为该镇党委政府听取民情民意,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提供了一个畅通无阻的“数字通道”,正成为油坊镇致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提升政府对外形象的一项有力举措。

信息牵“红线”, 企业和农民共奔“致富路”

【场景实录】 时间: 2007年8月5日15时30分 地点:镇江永久发刷业有限公司

煌煌烈日下,总经理杨恒亮正忙着指挥工人们将木刷制品打包、装箱,货物最终将出现在法国欧尚超市的货架上,这只是今年公司通过网络达成的若干笔业务之一。 现在登录网站收发商品讯息已成为油坊企业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网络让我的小刷子走进了大超市。”杨恒亮的这句话,道出了 “小刷子”走上国际大型超市货架的“秘诀”。

【记者观察】 信息化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日前,油坊镇16个村以及社区都已配有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和专门的信息维护人员,村民需要了解农业技术或遇到难题时,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帮助。邻丰村的金银花、会龙村的栝楼种植户正是利用网络搜集技术资料、掌握市场行情、发布产品信息,保证了产品顺利销售,成为油坊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

传信千万里, 党员和干部有本远程“教科书”

【场景实录】 时间: 2007年7月25日15时 地点: 会龙村党员活动室 每月一次的党员学习和农技知识讲座即将开始。今天,除了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商议当前工作外,他们还将通 过网络开展一次知识讲座和实用技术培训(见上图),这样,会龙村的广大党员和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掌握更多的资讯。

【记者观察】 信息化建设中,各村借助远程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优势特点,定期组织党员、村民收看电教片、拓宽群众视野,丰富文化生活。 ——利用远程教育网开展“三会一课”,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的转化和组织学习的规范,通过更生动、更形象的方式传授党的政策和“致富经”。 ——向流动党员公布“魅力油坊网”的网址,使他们不论身在何处,只要通过网络就能了解更多有关油坊的信息,使他们找到组织生活的“家”,摸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门”。 据悉,该镇还将在今年的党员冬训班上,试行网络直播,将冬训班的实况实时传送到各村的远程教育网点,让更多老党员或行动不便的党员可以就近接受教育。 (徐莺 潘杰 王斌)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80075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261590 本月:937465 今天:43801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