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春来涌起植树潮今年将新增绿地 240亩,新增造林1500亩 下一条:志愿者的付出和收获
知心姐姐——记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主诉检察官朱文霞
陈云   2006-03-03

  一根电话线能承载什么?她告诉我们,能牵引着幼小的心灵走出泥沼。而我们知道,她牵引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今天,同样牵引着我们的明天。 ———题记 2000年,市检察院公诉科开通了8225062“知心姐姐”热线电话,知心姐姐就是朱文霞。 朱文霞承担着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工作。案件无大小,件件牵人心。对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犯罪嫌疑人,她总是不留情面;而对那些涉世未深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她总是不遗余力地挽救他们。 去年,她办理了一起10名原镇江某技校学生在扬中盗窃自行车案。这其实是一件简单的刑事案件,如果就案办案的话,很快就可以审结,但朱文霞对这些原本有着美好前途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深感痛惜。她抽出大量的时间逐个找这10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交谈,了解他们的犯罪原因,提出具体管理、帮助孩子的建议。这10人中,高某家住句容农村,朱文霞电话通知后他的父母没有到扬中来。于是,朱文霞在周末坐公共汽车来到高某家中,与其父母深入交谈,提出帮教建议。高某父母深为感动。 2004年7月6日,“知心姐姐”热线响起了。“知心姐姐,偷亲戚东西犯罪吗?”话筒里传来一位男孩稚嫩的声音。朱文霞一惊,她试探性地说:“孩子,有什么事可以和姐姐讲讲,姐姐会帮你的。”在她耐心细致的劝说下,男孩终于畅开心扉。原来,他姓张,家住八桥镇,因家境贫寒,开学的一千多元学费难以拿出。一天他在舅舅家发现一叠钱,便乘人不备偷了一百元,但事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于是鼓足勇气拨通了“知心姐姐”热线。心结解开了,小张当即表示一定将钱退还给舅舅,当面认错。放下电话,朱文霞还是不放心,她决定拿出1000元资助小张。接到这1000元钱,小张热泪盈眶,连声说是知心姐姐救了他。 付出总有回报。几年来,我市的青少年犯罪率、再犯罪率始终在镇江市处于最低水平。市检察院先后两次被镇江市团委、镇江市检察院等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陈云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74505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2350099 本月:4025974 今天:5964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