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我市“四个结合”加快自主创新进程 下一条:我市人防工作喜结硕果
小康建设要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 我市八成贫困农民“造血脱贫”
蔡小俊   2007-01-24

  三茅镇勤丰村重点扶持对象马正祥在自家大门上贴上门联,称赞政府帮他解决了生计问题,每月能挣800多块钱,激发了自己奔富的干劲。据了解,政府不光为马正祥的住处进行了危房改造,还帮他办理三轮车营运证照,解决了就业问题。这是我市实施“造血扶贫”的一个生动例子。目前,我市农村的4000多贫困群体,已有8成实现“造血脱贫”。 前些年,我市的扶贫活动大多是注重送钱送物的物质支持,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每到慰问这一天,贫困户都是坐家里等,红包物资一接到手,就一个劲地“感谢领导”。 “送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我市发现先前这种“送温暖”的扶贫方式能让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并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贫困境况,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提高农民的生存的本领。于是,我市就转变了扶贫思路,在困难农民就业和加强技能培训上加大力度。 去年我市转移农村劳动力4105人,其中有9成属困难农民家庭。为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我市组织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通过集中辅导、分类指导、现场观摩、点题培训等方式,开展种养殖、水体农业、柳器编织以及焊接电工技术等实用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民3000人以上。据了解,为培养“懂技术、能经营”的新型农民还出台了新举措,我市还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大开发活动,今年计划培训农民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我市还对资金、技术缺乏的农民创业活动给予充分支持。去年下半年,西来桥镇两个贫困户在政府的资金扶持和技术帮助下,尝试经济作物马兰种植,促使了“穷人的破茧”,现在已形成数十亩规模的特色种植基地,年创收可望达到10万元以上,村里3个弱势群体也被吸收到马兰种植基地做事,每月能有600元的固定收入。新坝镇双新村还深化农民家庭致富档案做法,筹集了10万元困难群体创业帮扶基金,用于帮助贫困户自力更生的创业活动。去年,扬中新增个体工商户1092户,其中有7成是农民,3成是困难群众,此举让困难农民的增收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去年年底,政府针对农户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16000余户小康问卷调查,居民对全面小康的认同度达到60.5%。” (蔡小俊)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83393388
位访问者
本年度:53045972 本月:11136751 今天:51496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