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气温持续降低,空气湿度显著下降,干燥问题困扰着众多市民。记者近日走访本市多家商超后发现,护手霜、唇膏销量迎来明显上涨。
通达商厦销售人员王誉融介绍,这两款产品销量较上月至少上涨40%,保湿效果、使用感及成分安全性成为顾客咨询的核心问题。“大家不再只看保湿效果,更在意是否安全无刺激。”王誉融表示,年轻顾客与宝妈群体对产品成分尤为关注。为降低过敏风险,销售人员会主动提醒顾客,购买前先在手腕内侧试涂,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购买。屈臣氏销售人员周慧也补充道:“目前尚未接到过因使用护手霜、唇膏出现过敏的顾客反馈。”
这样的消费趋势,在现场选购的市民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正在货架前挑选唇膏的市民陈晞表示:“一入秋手就干、嘴巴起皮,说话都扯得疼,护手霜和唇膏是必备品。”她透露,自己如今形成了“家中放大支、包里揣小支”的习惯,选购标准也从“随便选保湿款”升级为“先看成分表,既要有效更要安全”。一旁拿起护手霜查看的市民黄炎则坦言:“像大宝这些国货品牌从小用到大,性价比高还放心。”
为何秋冬季节手部、唇部易干燥?市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印海鹏给出专业解读:“秋冬皮脂腺分泌减少,手部、唇部等暴露部位易干燥、脱皮甚至皲裂,选对产品是关键。”他建议,护唇膏优先选含凡士林、羊毛脂的产品,可强效锁水;护手霜侧重甘油、尿囊素等成分,兼顾保湿与修复。
同时,印海鹏特别提醒,选购时需仔细查看成分表,避开香精、酒精等易致敏成分;敏感肌或首次使用某款产品者,务必先在耳后或手腕试涂。日常防护中,洗手后30秒内涂护手霜、唇部干燥时避免舔舐,通过多次薄涂唇膏缓解不适,可有效做好秋冬肌肤防护。
(王萍 朱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