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下一条:在榴花绽放的时候
万世红颜应如是
  2025-10-29

□ 范选华

陈寅恪先生著作等身,国学大师为一代名妓柳如是做传,乃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之举。

在未读《柳如是别传》之前,我无法理解,陈寅恪在顽疾缠身、双目失明且腿脚不便的特殊年代,以口述的形式请助手黄萱完成这部巨作,是怎样的心境?翻开这80多万字的长篇巨制,走进陈寅恪这部耗时最长、篇幅最大、酝酿最久的呕心沥血之作,我才读懂大师的心,“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官谁省暮年哀”。

1641年,23岁的柳如是,嫁给了59岁的钱谦益。钱谦益娶柳如是,社会上议论纷纷。

新婚前夜,他俩许下这样的诺言:

“你不怕我出生青楼,辱没门楣?”“我不怕!”。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 “我不怕!”。

“你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我不怕!”。

柳如是原名杨爱,号影怜,后改姓柳。在很小的时候便被贩卖到了吴江盛泽的一家妓院。幸得江南名妓徐佛收养,从小熟习琴棋书画,“博览群籍,能诗文,间作白描花卉,秀雅绝伦”。一腔江南昆曲更是缭绕动人,惹人垂爱。

后卖入崇祯故相周道登家做婢。年逾花甲的周大学士状元出身,看那影怜酷爱诗文,遂生偏爱之情,纳为妾,将自己身为学士的毕生所学言传身教。周学士撒手人寰之后,受到周府妻妾排挤,14岁的杨影怜被逐出家门,只能回到章台做歌妓。

此时的影怜,感慨自己柳絮般漂泊流浪的命运,在自作词《金明池·咏寒柳》中写道:“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重操旧业的影怜,风姿不减当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那些凡夫俗子又如何入得了影怜的眼呢?这样寻寻觅觅、波澜不惊的生活还没持续多久,影怜迎来了属于她的爱情,“明词殿军”之称的江南才子陈子龙闯入她的生活。

陈子龙满腹经纶,有着“明朝第一词人”的美誉。尽管陈子龙背负着一妻三妾的家事,一见倾心的影怜也愿意为他卑微到尘埃里,与他缠绵于青楼之上。

可是一腔热血的陈子龙心系家国,不愿沉醉于儿女私情,加上陈子龙正室醋意大发,大闹青楼。心高气傲的影怜毅然决然地选择结束这段爱情,孑然一身留在青楼之中,仅留下一句叹息,“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这段爱情让影怜刻骨铭心,也让她幡然醒悟。她明白了,年轻男人的爱情,再炙热,也不一定靠不住。他们有才华,有激情,但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世俗,没有那种能为她遮风挡雨的肩膀。她还明白了,这乱世之中,能拯救她的人只有她自己!于是,她不再顾影自怜,骨子里平添了辛弃疾“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几分豪迈,自号“如是”。

决心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柳如是,不再踯躅青楼,而常去书院习文读书。1638年的一天,如是在书院听闻一奴仆哭诉自己主子以文官之身率兵作战,最后却为国捐躯的经历,不禁心生波澜,于壁题诗一首,因此结缘于名儒钱谦益。尽管那时的钱谦益年已不惑。其实,当她把目光投向这个“老男人”时,选择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男人,更是一种人生。

钱谦益是谁?当时江南的文坛领袖,东林党的精神魁首。虽然因为政治斗争被罢官在家,但声望和地位在那儿摆着呢,钱府自然也是“谈笑有鸿儒”。

柳如是就是柳如是,为了那稳稳的幸福,她突破世俗,着儒装,扮男相,主动登门造访钱谦益,一番纵论天下事,把老钱惊得不行,直呼“天下才女子当以如是为冠”。那日分别,老钱引用柳诗的末句,深情吟唱,“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随后,两人陷入爱河不能自拔,文政两坛风云人物配妓女,年龄相差悬殊,自然引来世人非议。柳如是还真没看错人。老钱全然不顾那满大街的指指点点,以明媒正娶的方式,用八抬大轿将柳如是迎进家门,并为她专门修了“我闻室”,后来又有了藏书万卷的“绛云楼”。这柳如是号“我闻居士”,老钱取《心经》“如是我闻”一语,为柳如是的居室起名,宠爱之情可见一斑。尽管如此,多愁善感的柳如是还是有点忐忑,她在《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里说到:“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婚后的钱柳夫妇,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夫唱妇随,而是正儿八经地一起校勘古籍、谈诗论道。钱谦益把“如是”称为“儒士”,完全把她当成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学者。

现在,回到新婚前夜他们夫妻之间的那场对话。

老钱的“三个不怕”,是经历纷繁世事积淀下来的底气。这底气,让他敢于挑战世俗礼教,迎娶一个风尘女子,并给予她妻子应有的一切尊荣;这底气,是饱经风霜之后的通透和包容,他理解柳如是身世的复杂,能欣赏她灵魂深处的美;这底气,更是一棵能够让她依靠的大树,他不再需要像年轻人一样去拼、去闯,他已经站在那里,成了一座山。

当然,吟诗作画、抚琴当歌的好日子要是一直就这么过下去,那就不是传奇了。

李自成攻破都城,崇祯自缢,清军入关。明朝的残余势力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朝廷,史称“南明”,钱谦益赴任礼部尚书,柳如是戎服控马,与钱谦益并肩前往。然而,大厦已倾山河破,清军围城南京,南明岌岌可危矣。

崇祯乙酉之变(江阴八十一日)后,柳如是曾屡劝老钱,“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而老钱踯躅不前,有投靠新朝之心。如是劝说钱谦益与之一起投水殉国,老钱在水边摸了摸,说了一句让他被后世嘲笑了几百年的话,“水太冷,不能下”。如是既恨又怒,奋身跳入池中欲独自殉国,被钱谦益和众人阻拦。

救回柳如是的老钱还是腼颜迎降了。降清后的老钱至京赴任,柳如是羞于与之同去,坚留常熟家中,与南明朝老钱赴任时“戎装控马”相比,有着强烈的反差。

虽然,柳如是对老钱失望透顶,但她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这个她一直深爱的男人。

在她的气节影响下,钱谦益在北京当了半年官就称病辞归了。之后,俩人表面上是退隐山林,实际上却在暗中倾尽家财,资助反清复明的义士。柳如是亲自穿针引线,传递情报,成了一名“地下党”。钱谦益后来因黄毓祺反清案顺治五年被捕入狱,柳如是抱病四处奔走营救,愿意代夫受死。

康熙三年,83岁的钱谦益去世。钱氏宗族的人马上跳出来,要逼死柳如是,抢夺家产。这个刚强的女人,在为丈夫料理完后事,安顿好一切后,用三尺白绫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钱谦益守住了最后的尊严。

有人说,钱谦益是卖国求荣的懦夫,不值得柳如是为其守护尊严。表面上看,志不同不相为谋,但在柳如是看来,老钱的降清自有他不得己之处,而非简单的贪生怕死。这份信任,从他们第一次相见,便决定了对彼此的一往情深。

其实,钱谦益投降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让那些无辜的生命免遭杀戮,也许是因为他觉得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些什么,活着就能继续守护对柳如是许下的“三个不怕”的诺言。

后来,柳如是觉得她对老钱的认知是准确的,因为那一声“你可烧我屋中书,不可烧我腹中书”,便是老钱内心最直白的呐喊,她知道老钱依旧是那个热血之士,是她不可或缺的依靠。

掩卷《柳如是别传》,国学大师眼中的“女侠名姝”“文宗国士”柳如是就在眼前:“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47206761
位访问者
本年度:201739862 本月:2109848 今天:104692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