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这金价虽然最近跌了,但跟之前比,还是贵了不少!”日前,在我市江洲东路的中国黄金门店前,市民王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去年这时候买还不到三千元,现在四千多元了。”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位顾客正围在柜台前,仔细比对金饰的款式,店员穿梭其间,忙着介绍“一口价”和“按克计价”的区别。
日前,记者走访中国黄金、老凤祥等门店及本地打金店,了解到黄金消费市场呈现显著分化:主流金店首饰消费转向“小克重”产品,而投资金条销量稳中有升,同时打金、置换业务热度有所上升。
“近期金价一天一个价,线下顾客更倾向购买轻量化产品,如转运珠、小吊坠等,单件价格多在4000元附近。”中国黄金销售主管邵苏燕介绍。一位“90后”消费者坦言:“金价最近虽然降了,但相比从前,还是贵,买大克重压力大,小饰品既能保值,日常佩戴也方便,性价比更高。”
除首饰消费外,投资金条也迎来不少关注。邵苏燕透露:“10月以来,10克到100克各种规格的金条日均销量略有上浮,但销量不固定,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开六单,多用于长期资产配置。”不过老凤祥销售人员表示,也有不少投资者因担忧金价回落而持观望态度。“短期看金价可能回调,但长期还是看涨,打算分批买入降低风险。”一位投资者说出了自己的考量。
此外,在为民巷的祝记打金店,记者发现前来置换、打金的市民络绎不绝。店主田香称:“现在前来置换的顾客变多,前些日子还有一位母亲将自己的金镯子改成戒指、项链等金器,以供孩子结婚用。”她告诉记者,店内加工费不随金价波动,仅按工艺难易程度定价,比如打造一只金镯的加工费大概在百元左右。正在等待取货的市民黄女士补充道:“家里的黄金都是前几年买的,现在金价较高,再买不划算,把旧金重新加工一下,换个新款也换种心情。”
与此同时,银饰品销量有所上升。田香介绍:“前来问询的顾客变多,银饰零售价格每克14至40元区间。在购买银饰或者制品时,价格会因为设计、工艺和品牌等因素有所不同。”不过,她也提醒,白银波动性更大,需谨慎评估风险。
从“小克重”首饰走俏到打金置换升温,市民的黄金消费更趋理性。展望后市,黄金的避险属性仍将对市场形成支撑,但当前金价波动加剧,短期可能面临回调风险。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结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冷旭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