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在扬中看中医,严德铨这个名字属于超级高频词。带着好奇,日前,记者“闯”进了他的诊室。
镇场子要靠真绝活,严德铨的绝活就是患者和同事都心悦诚服的医术与仁心。
候诊的李珊珊是严德铨十几年的老患者了,她说:“严医生就是我们家的‘健康靠山’!看病实在,人又亲和,找他看病我放心。我之前怀孕时出现先兆流产,严医生帮我保胎。特别耐心和细心,让我有情况随时找他。”
在严德铨的调理下,李珊珊顺利生下孩子,产后身体不适的症状也及时得到了改善。后来她的孩子患上荨麻疹,严德铨通过颊针加中药的方式治好了,孩子的荨麻疹再也没犯过。多年来,出于信任,李珊珊不仅自己看病找严德铨,还把他推荐给亲友。
李珊珊提到的颊针,正是严德铨施展医术的一大“利器”。他介绍,颊针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捷,无需煎药配药,随身携带即可使用。
今年国庆节聚餐,亲友围坐在一起闲聊时,严德铨留意到表哥在抱怨“肚子胀得难受,呼吸也不顺畅”他下意识仔细观察,发现表哥肚子较大,腹部摸起来还发硬,于是当即找准穴位为表哥扎针。“表哥反馈说感觉舒服了,人也轻松了。然后呢,就轮流给家里人来了一波。” 严德铨笑着说。
经方是严德铨服务患者的另一大“利器”。经方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花钱少还能解决病痛。考虑到农村患者农保报销比例低,他坚持在基层优先推广经方。
经方疗效好不好,患者说了算。2022年,严德铨曾接诊过一位患者施女士,她因十几年来受反复尿路感染困扰,半小时就要去一次厕所,因此不敢出小区,更不敢出远门,就怕不能随时找到公共卫生间。
经过严德铨的经方治疗,在第二次复诊时,施女士就说能憋尿3小时了,还能坐4个多小时打麻将不上厕所。经过一系列后续调理,施女士的症状彻底解决,激动得要给严德铨送锦旗。严德铨劝她别花这钱,可施女士无比坚持,她说:“这50块钱我花得真高兴!”
严德铨说:“疗效是留住患者的根本,如果开两次药没效果,患者不会再来,更不会介绍别人来。”而小编觉得,他的经方之所以广受患者认可,还因为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的那份医者仁心。
和患者相比,严德铨的同事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他的严谨、踏实与担当。严德铨看诊讲究“磨刀不误砍柴工”。他说,他何尝不渴望患者一来就能药到病除、覆杯而愈,但临床中难免有治疗两三次效果不佳的情况,“患者着急,我更着急。”
但越急就要越“慢”。“大家对中医的印象多是望闻问切,普遍认知就是号个脉,看个舌头。但其实查体对开经方、做颊针治疗都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严德铨始终遵循“不查体不下针”的原则,因为患者身上的疼痛、温度差异,甚至肚子上下半部的温度不同,都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绝不能凭空判断。
诊室工作再忙,严德铨也坚持下乡坐诊,自2011年至今未曾懈怠。他常常叮嘱科室年轻医生:“中医讲整体观念,见得多了才能把握患者体质。基层病种更复杂,比大医院更能锻炼全科认知。”
“虽然下乡比在门诊更累,但也更有意义。”农村百姓对医疗资源的渴望,让严德铨时时放不下心来。近年来,找他看病的基层群众越来越多,有时一个村的人会分批找他,甚至常州孟河的患者也慕名而来。这份医者初心和患者信赖的双向奔赴,已说不清是患者更离不开他,还是他更离不开患者。
面对大家的认可,严德铨表示珍视、感恩的同时,更觉肩头责任的分量。“大家对我的要求会不断提高,我必须不停提升自己,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
□ 王萍 朱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