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金秋十月,柚子、秋月梨等时令水果集中上市,水果市场迎来新一轮“焕新”。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水果店发现,受气温骤降影响,市民水果消费偏好发生变化:平价散装水果身影减少,动辄一小盒几十元的精品盒装水果却销量可观,成为市场主流。
记者在市区某连锁水果店看到,货架最显眼位置整齐码放着柚子、秋月梨,工作人员正忙着将秋月梨切块、用保鲜膜封装成盒,盒内还贴心搭配了一次性叉子。电子价签显示,“精品秋月梨盒35元/盒”“红心柚果切28元/盒”,而以往常见的苹果、橘子等平价散装水果,如今多被摆放在角落,鲜少有人驻足。
“十月初开始,我们就把柚子、秋月梨作为主打。气温一降,买整颗水果的顾客少了,切好的盒装果反而卖得火。”该店店主王女士介绍,秋月梨切盒日均销量能达40多盒,红心柚果切也能卖出30盒左右,“天冷了大家嫌剥壳麻烦,盒装果开盒就能吃,方便又干净,这是销量涨起来的关键。”
从消费群体来看,上班族和宝妈成为盒装时令果的主要购买者。“上班族午休、下班路过,会顺手买一盒当加餐;宝妈觉得柚子、秋月梨水分足、口感温和,适合给孩子当辅食。”王女士说,相比之下,平价散装水果销量较上月减少近一半,“时令果新鲜度高,加上盒装的便捷性,即便价格高一些,大家也愿意接受。”
对于后续市场供应,王女士表示,随着冬枣、砂糖橘等更多时令水果上市,会适当增加平价散装果的品类和数量,同时保留精品盒装果选项,兼顾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市民若追求性价比,可买整颗时令果在家处理。若图方便,盒装果也是不错的选择。”
(薛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