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见丁晓菲,她满脸笑容如小太阳般充满活力。谈及这份活力的源头,“是成就感,但成年人的成就感太珍贵了,我找了很久,最后在跑步里找到了。它对我不只是出汗,更像精神救赎。累的时候跑一跑,身体和心里都能充满电,工作压力、带娃疲惫都能减轻。”
丁晓菲与跑步的缘分,始于产后减肥与健康需求,但真正让她“入坑”马拉松、收获强烈成就感的,是一场幸运中签无锡半马。“无锡半马多难中啊,我们跑团就我一个人中了,当时特别激动!”为顺利完赛,她提前两个半月备战,从5公里逐步加量到10公里,满脑子都是向前冲的劲头。
正式开跑时,她抱着“慢一点没关系,坚持到底就好”的心态,边吃补给的水果边跑,最终成功冲线。“后来也跑过全马,连脚指甲都跑掉了,但论开心和成就感,还是第一次跑无锡半马最强烈。不仅摸清了赛事全流程,心里也更有底了。”丁晓菲分享,更让她暖心的是完赛当日不慎将奖牌落在地铁上,无锡民警帮忙寄回扬中的善意,也让这份成就感多了份温度。
首次半马后,丁晓菲在奔跑中不断解锁新成就。镇江南山越野赛曾让她犯怵,因爬山是软肋,甚至爬不过家里小朋友。但她跟着爱爬山的丈夫每周爬圌山,慢慢练出耐力,最终轻松完赛。今年暑假,她又学了自由泳,拿到深水合格证,只为挑战铁人三项。
而这份对成就感的追求,还影响了家人。她带十岁儿子参加常州天宁区铁人三项比赛,看着孩子在运动中成长,自己也满是骄傲;丈夫更是她的坚强后盾,跑首半马时陪她去无锡加油,平时从不说“别去跑步”,反而给她足够自由。丁晓菲说:“我也会帮他尝试更多的爱好,比如联系吉他老师,把他的课和孩子的架子鼓课排在一起,让他也能学新技能,感受到成就感。”
如今,跑步已完全融入丁晓菲的生活,每一次奔跑都是成就感的积累。工作出差时就把跑鞋塞进箱子,晨跑后再处理工作,一整天都有精神;平日里早上5点起床,跑完步买早饭、送孩子上学、赶去上班,流程无缝衔接;甚至去油坊办事,也会从浩云湾小区跑17公里过去,她说:“既完成跑量,事也办了”。
作为从小白进阶的跑者,她很愿意把成就感的秘诀分享给他人。她建议,零基础者先从自己想跑出发,不能依赖他人监督;跑量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从3公里开始练,逐渐往上加;赛事方面可以选5公里、10公里健康跑;装备也不用很贵,像特步、索康尼的跑鞋就够用,手机软件也能替代运动手表;平时可以用A4纸做打卡表,跑一次勾一次,当月底看满页的勾时,成就感就会特别足。
“跑前热身、跑后拉伸,才能跑得健康长久。”丁晓菲说,她在奔跑中收获的,不只是奖牌与里程,更是一份能反哺生活的“成就感”。这份感觉,支撑着她在家庭与职场间从容平衡,也让她坚信,只要不停步,每一步都能跑出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 王萍 朱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