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党员沉浸式学习郭克生精神 下一条:90后作家黄楠携《分身》亮相
“三夏”图景里的“智慧交响”
  2025-07-07

小品种水稻移栽现场

麦茬隐入新泥,秧苗趁暑拔节。当前,我市“三夏”抢收抢种已落下帷幕,但在广袤的田野间,科技的印记仍清晰可见:收割的小麦,损耗较往年更少,归仓粮食成色匀净鲜亮;移栽的秧苗,在田间齐整划一,生长的速度更快了;水田里的沟垄,走向愈发顺畅,让秧苗根系舒展自如……田间地头的这些变化,无不彰显着科技为“三夏”注入的蓬勃新活力。

农民追着科技跑

农活有了新门道

张华是八桥镇万福村人,种了大半辈子地,是个标标准准的种田老把式。如今的他,早已不是那个对着无人机遥控器手足无措的庄稼汉,操控植保无人机成了他的拿手绝活。

这个三夏,张华不仅把自己上百亩地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当起了无人机飞手为其他农户提供飞防服务,忙得热火朝天。无人机管田太好用了,500亩地只需要2天时间就能全部搞定。张华说完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极飞农业无人机操作许可证。他笑着说,从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到拿到证书,前后只用了一周时间,一点儿没耽误干农活儿。以前不会用无人机,都是我预约别人,现在有了这技能换人家等我了。

扬中市兴隆农机公司总经理徐彤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种田老把式转变思想,选择主动拥抱新农具。以前年龄偏大的老农民对这些高科技农具不太信任,这两年,他们亲眼看到用无人机、智能播种机这些家伙什能省不少力、多不少收成,态度转变特别大。今年在我们这儿购买无人机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61岁了,名叫许德凤,从报名培训到熟练操作,一共用了两周时间,现在承包的300余亩地的植保活儿全靠无人机,逢人就夸这新家伙什好用。

缪士贵退休前是我市知名的农机医生,对于如今农田的变化,他说,以前修农机,只是和机械故障打交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带着新设备来咨询智能操作。这些新农具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更让传统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看着老伙计们熟练操作这些设备,我真切感受到,智慧农业正让咱的三夏生产变得不一样。

智能设施玩“硬核”

特色场景显成效

这个三夏,在我市(高新区)三茅街道永和村,种田大户范庆景成了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立了我市首个智能化粮食烘干中心。夏收期间,4台烘干机24小时不停歇运转,日烘干能力120吨,为周边农户解决了粮食晾晒的大难题的同时,也让老范的腰包更了。

以前我家烘干中心需要请45个人,每人每天工资200元,现在只需要我一个人就可以了。范庆景指着大屏上的数据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智能化粮食烘干中心总投入约130万元,相较于一般的机械化烘干方式,作业效率可以提升30%。同时,还采用了环保节能的烘干技术,相比传统烘干方式,能节约大量能源,做到绿色生产。

范庆景介绍:“农业部门给了不少资金支持,而且从计划建设到投入使用,一直都有专班人员跟进。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局各部门一直走在引领农民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场景的路上。田间冰箱让果蔬粮食保鲜期延长,无人农场让种田从播种到收割实现全自动化,智慧养殖的实时监测让畜禽、特色水产品生长更科学。

权威“下田”传技术

提质增产有保障

最近,西来桥镇西来村的种田大户夏德宝脸上的笑容比往常多了不少。他站在田埂边,望着自家的水稻田,语气里满是欢喜:“今年我这水稻秧苗下田第二天就返青了,真是好苗头!”

夏德宝介绍,这一喜人的变化,都得益于省里专家带来的木霉菌

何为木霉菌”?我市土肥站站长姚久琴介绍,木霉菌剂能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增加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并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夏收中,采用木霉菌联合秸秆灭活小麦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种植的镇麦15”小麦取得了亮眼成绩,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605公斤。

木霉菌在小麦、水稻上的新尝试,是我市近年来农业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的生动缩影。推动主导品种、单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推广稻鸭共作、稻虾共作等高效复合种养模式,推广集中育秧、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等绿色高效高产技术……从引入专家深入田间传授技术,到市推广中心农技人员全程跟进指导,再到种植户主动参与实践,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我市对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追求。

接下来,我们将会持续紧盯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目标,细化服务指导,让每一项技术都能扎根田间。市推广中心副主任沈静说道。

□ 赵紫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5725604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4415607 本月:6091482 今天:14455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