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我家的“后花园” 下一条:佚名4
品笋论竹
  2024-05-05

  □ 左成生 从古代文人笔下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到扬中人民曾经的小岛三宝“芦、柳、竹”,人们对竹的情怀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今春,雨水充沛。市场上新鲜的竹笋林林总总,目不暇接。曾经的“时鲜货”卖成了“白菜价”,成为寻常百姓一饱口福的家常菜。 如果时光倒回四十年,真不敢想象当今有多奢侈,怕是要背上“杀鸡取卵”“暴殄天物”的骂名了。 “芦、柳、竹”曾是扬中人引以为傲的特产,有过小岛“三宝”的荣耀,是本土仅有的自有资源。 在那个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为支撑扬中经济的半壁江山。那时芦、柳多属集体所有,唯独竹子是私有财富,说是财富,是因为拥有者少而经济价值高。谁家若有一片竹园便算是多了一个会挣钱的“哑巴儿子”,定不会为吃穿发愁,可与殷实人家沾边。谁家嫁女、找对象这或许会成为身价天平上的一道砝码。 每年春天,一茬接一茬破土而出的春笋,便是一家人全年的进项指望,十分珍惜,断不敢轻易挥霍或遭践蹋。 竹的一生都是宝。竹笋,通过有序采挖,一则可以成为价格不菲的时令食材,通过流通变现。二则达到疏密有致的布局,有利于新竹的生长环境,增产增收。成竹,其作用更是大有可为。如制作竹具、编织篾器、辅助建材、打浆造纸等等,既环保又实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枯竹,竹老枯黄,纵然付之一炬,也能发出最后的爆竹声响和熊熊烈火,真所谓 “竹可焚而不毁其节”。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早已从竹篱茅舍走进高堂华屋,对竹子的依赖虽不如从前,但竹子所赋予的品格形象却世代相传,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我之所以对竹情有独钟,不仅是因它有久远的诗画传承,也不止于它四季葱茏的景色,而更缘于它清新脱俗的气质。 在岁寒三友“松、竹、梅”中,竹子比不上松树的伟岸参天,也没有梅花的艳丽芬芳,而它特有的禀赋及所蕴含的寓意则显得出类拔萃,生机盎然。它更是一种美德的物质载体。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以大量的笔墨歌颂它所代表的崇高境界和美好象征。 竹,有节,“不阿权贵身刚正,傲骨长存史册中”。竹子生而有节,柔中带刚。宁弯不折,折而不断,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竹,心空,“如今未改虚怀志,道骨仙家脱俗尘”。竹子中空外直,一身翠绿,如谦谦君子,品行端庄,虚怀若谷,代表君子内外兼修的美德和风范。 竹,根坚,“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无论是在荒山野岭或是广袤平原,它都能生根发芽,繁衍成林,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孕育出清丽俊逸的翠竹,成就一派风姿绰约的美景。 世间有竹春长在,心中有竹品自高。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8367000
位访问者
本年度:35397621 本月:7975681 今天:10283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