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订单种植乐了农家人 下一条:晒晒我家的“宝物”
从“飞鸽牌”到“永久牌”
——市公安局专项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工作纪实
朱冠琦 施正华   2008-12-29

  

自行车被盗,一直是政府关心、群众揪心的一个社会难题。 针对这个难题,市公安局坚持“打防结合,预防第一,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管理、重在治本”的方针,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打造平安扬中新形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个“降”字 增加人民安全感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千方百计压降自行车盗窃案件的发生。该局早在2007年底,就对全市自行车管理工作作了周密布置,明确了打击重点和整治重点地区、解决的重点问题,同时对各派出所明确了工作目标。 内部单位建立自行车停放点,并建立了门卫巡查制度;大型企业对停放点安装了监控系统;新建小区都规划了自行车集中停放点,老居民小区加强了物业管理,并针对原小区建设的特点,宣传群众把自行车放在自己的储藏室……这些得力措施的采取有力地减少自行车被盗案件的发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抓获盗窃电动自行车、自行车违法犯罪嫌疑人共计40名,破获盗窃自行车刑事案件141起,查处盗窃自行车治安案件146起,刑事拘留36人、行政拘留4人、查处盗收自行车窝点4处;收缴电动自行车184辆、自行车20辆、返还204辆。 今年同去年相比,全市自行车被盗案件同期相比下降了10%。今年,公安局共发还赃车204辆,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一个“打”字 让犯罪分子胆战心惊

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打击永远摆在公安工作的第一位置。 措施明确,打击有力。在“雷霆”、“百日破案保奥运”等专项行动期间,公安局组织了6次自行车集中清查专项行动,有力地提高了打击盗窃自行车声势,同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破获刑事案件53起,查处治安案件49起,刑事拘留12人,行政拘留1人。 同时,他们开展了对重点人员加强侦控工作,破获了一批案件。9月18日,城东派出所加大在押犯罪嫌疑人郭某某、唐某某(重庆市人)的审查力度,破获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5起;今年7月,油坊派出所通过线索发现杨某有盗车嫌疑,遂对其开展侦查,经对杨某审查,杨某交待在今年3至7月间先后窜至油坊、八桥等地,盗窃电动自行车6辆,价值1万余元。 巡逻查控,提高防范。公安局组织交巡警大队、巡防大队、派出所等单位加强了巡逻查控力量,通过巡逻查控,他们抓获盗窃电动自行车违法犯罪分子共12名,破获案件45起,有效压降了现行案件的发生。今年9月12日,大桥中队在卡口检查中,抓获王某某、陈某等(均系南京下关区人)4名犯罪嫌疑人。经城西派出所审查,该团伙在我市采取专用工具共窃得26只电动自行车电瓶。 依靠群众,收集信息。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他们广泛收集信息,掌握破案线索。今年以来,收到群众举报共3次,查获违法犯罪人员2名,破获自行车被盗案件5起。

一个“防”字 为自行车加把“锁”

在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中,市公安局着重在长效机制上做文章,在防范上下力气,为全市自行车又加了一把无形的“锁具”。 治理氛围营造充分。按照上级机关的统一部署,我市认真开展了“群防群治护车安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使得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工作家喻户晓,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性。 销售渠道把好源头关。切实加强新车销售规范管理,以销售环节为抓手,强化对自行车管理,要求从事自行车销售经营的业主,对购买者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及车辆编号等信息予以登记,确保自行车管理的溯源性,同时要求业主要长期坚持。 巡查堵控发挥作用。针对盗销自行车案件的规律特点,适时调控警力部署,在易发案件重点部位加大巡逻密度,开展秘密守候工作,力争抓获现行,充分依托治安卡口、堵截点发挥交通要道的控制作用,使犯罪分子进不来,出不去。 在强化24小时值守工作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堵截防控能力,斩断犯罪分子的转赃运赃通道。严密防控网络,加大街面可疑人员、车辆盘查力度,形成强大的打防氛围。同时,切实加强销赃市场查控,对自行车交易市场、旧货市场等加强管理,堵塞销、收赃渠道。 车辆看护火眼金睛。督促物业管理单位聘请保安,负责小区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对停放公共场所的车辆,实行出门证制度;落实经营单位的看管责任,对道路两侧的自行车停放点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对街面店铺,建立联防机制,采用轮流看护,集资聘请保安等形式,加大看管力度;对一些案件高发的商业场所,加装电子监控设备。 此外,该局还切实加强重点区域管理,通过开展入户调查,对三五成群集中居住或相对集中的区域,而又无正当职业的外来人员,密切掌握其动态,防止其中部分人员趁隙作案。 □朱冠琦 施正华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8570236
位访问者
本年度:35606159 本月:8184219 今天:31137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