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扬中人的“十边”情结 下一条:佚名3
船笛声声已逝远
  2020-08-17

  □ 孙蔚斌 前不久,应同学相邀在东新港“老地方饭馆”小聚,饭店是一排十余间的连体平房,红砖黒瓦,外有长廊连通,十余根木柱直立其间,原汁原味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 房屋四周的水杉已长成高高的大树,挺拔向上,枝繁叶茂,随风发出唦唦的响声,像是跟你耳语这里发生的很多很多的故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扬中是一个四面环江的孤岛,交通不便,物质匮乏,出行必须假以舟楫。说不清什么时候起,沿江边有了许多的渡口和码头,如通往苏北的二墩港、铁皮港、思议港;通往苏南的沙家港、六圩港、轮船港等等,而东新港是扬中人去往上海的客运码头。 早年的东新港建在兴隆的东新江边,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客运码头。出行的行人先通过活动的木桥板登上小木船 (俗称“小划子”),再驶向减速后缓慢行进中的上海大轮,靠近大轮后通过绳索将两船紧密连结,行客上下完毕后,“小划子”与大轮分开,驶向岸来。每遇大雾大风天气,“小划子”难以驶靠大轮,这一天的航班就被临时取消,旅客只能一声叹息,怏怏而归。 七十年代初期,东新港码头易地新建在三 英雄 (新港村)江边,码头采用了浮桥设置,大轮可以直接停靠码头,客人上下船安全便捷, “小划子”时代宣告结束。随着码头的不断建设,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呈现一派繁忙。 那时,靠农耕农种生活的扬中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钟表的人家极少,大多数人家早起晚休听广播,晌午傍晚听船笛掌握一天的时间安排生产劳动和生活起居。 东新港四周的十里八乡听“上水”“下水”的船笛占着地理优势,人们对听船笛来了解时间的依赖性极强。所谓的 “上水”即从上海上行到东新港的客轮,“下水”则是从东新港下行去上海的客轮。 我家距东新港不足5里路,也是听惯了船笛声。对“上水”“下水”的记忆尤其深刻。“上水”一般在下午4:00从上海黄浦江十六铺码头开出,出吴淞口经长江逆流而上,沿途停靠南通、江阴、七圩、四墩子、过船港、东新港,最终抵达泰州高港,到达时间是在次日的上午9:00时左右,停靠扬中东新港码头大多在上午8:00左右。“下水”则是从高港码头返航的“上水”,下午3:00时开出,停靠东新港一般在下午4:00时,到达上海大达码头则是次日上午7:00时左右。“下水”顺流而下,“上水”逆流而上,“下水”航时短于“上水”航时。如遇风、雪、雨、雾天气就难以准点了。 当年,坐上大轮去上海是一件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事情。“上海到一到,死了棺材都不要”,人们对上海的神往可见一斑。大轮上供应的旅途晚餐也让许多人充满了期待,印有“上海长航客运”的绿色小瓷盆盛着满满的米饭,一块 “梳子肉”加雪菜毛豆覆盖其上,令人口水欲滴。玻璃柜里陈列着各式鸡蛋糕、面包、鱼皮花生、糖果等散发着特别的 “上海的味道”,充满了诱惑。我算幸运,因为我的伯父、姨父全家都在上海,去上海不是难事。幼小时跟着父亲去过,上学后每到暑寒假,总想找个理由去,上海的亲戚回乡我也会闹着跟大人们去码头迎接。 我对第一次迎接“上水”的印象特别深刻。 1974年农历腊月二十九,父亲带我去东新港码头迎接“上水”,十岁的我兴奋不已,因为是去迎接在上海工作的伯父一家回乡过年。 那天早上,广播一响,我一骨碌起床,大门一开,天刚蒙蒙亮,父母已在灶头上忙活。不一会儿,父亲扛着扁担,扁担头上套一串担绳,领着我出门了。 雾大得很,天气也冷得很,我的心里却热乎乎的。沿着田埂,走过小桥,穿过几个埭,爬上东江堤,约摸几袋烟的工夫,东新港码头依稀可辨。不远处有三三两两的人影移动,不时传来几声咳嗽声。走近一看,有的人拿着扁担,有的人推着木轮车。父亲说,这些人是码头上的挑夫,帮助客人接送行李的。 江边风大,呼呼的声响,江浪也不小,后浪推着前浪,听得见拍岸的响声。我们跺着脚,不时哈哈冻冷的双手,眼睛盯着船来的方向,心里倒不着急。 “雾太大了,东新港没法停靠了。”不知人群中谁说了一句。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不停,停到什么地方呢?我急急地问。雾太大了,船可能会直接停到高港,从东新港下船的人转停高港,然后再从高港乘过江船回扬中。有一个挑夫模样的驼背爷爷说。这怎么办呢?我们不是白白起早,白来一趟呢?我的心里直犯嘀咕。 远处的云雾快速的移动,不一会儿,天亮了许多,视野也宽阔起来。“呜-呜-!”两声宏亮的汽笛声划破天空,一座庞然大物已徐徐靠近,“东方红404”的醒目标识越来越清晰,“上水”渐渐靠岸。在下船的人群中我已看到伯父一家人了,我们挥手示意。 上得岸来,一阵寒暄过后,父亲熟练地打理好他们的行李,挑着满满的一担,有说有笑地往回走。我和堂哥堂姐手拉着手,问这问那,心里像倒了一碗蜜。 不一会儿,雾消云散,太阳出来了,冻僵的烂泥开始化冻,首先粘着鞋底,后来一步一滑粘脏了鞋帮。不一会儿,父亲的额头沁出汗珠,伯父母互相搀扶着走,我和堂哥堂姐也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在路边的毛草上行走,不时喊出“当心、当心”。 “烂泥路实在不好走,有点吃不消了。”伯母终于忍不住说。我知道伯母是宁波城里人,从小没走过泥土路。堂哥堂姐出生在上海,也许是年轻好奇,脚下一滑,嘴里咯咯地笑,走路虽不轻松,倒也苦中有乐。 大概是因为泥泞的土路让伯母走怕了,打那以后他们回乡就选择了坐火车,从镇江转回扬中。我倒不一样,几次跟父母去上海还是喜欢乘 “下水”。最难忘的是八十年代初我独自前往的一次。 1982年,火红的年代味已渐渐淡了,改革开放的春潮激荡而来。大年初三,我从东新港码头乘 “下水”——“东方红402”去往上海参加姨表姐的婚礼。大轮一层是大通铺,二层是硬座席,三、四层是卧铺。父亲托关系为我买了一张四等票(卧铺),我躺在床铺上怎么也睡不着。因为独自外出,父亲让我不要跟陌生人搭话,母亲要我将行李放在枕边。房间里的灯不知被谁熄灭了,也许是担心思,也许是太兴奋,我仍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会儿将脚伸出毛毯外凉凉,一会儿又将脚用毛毯盖好,一会儿还摸一摸缝在内衣中的钱包。稀里糊涂,也不知什么时候才瞌睡过去。 进吴淞口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睁开眼,跳下床,走出房间,伏在船的栏杆上,满眼灯光璀璨,江水被映染得五彩缤纷,一眼望不到边,这是次日的清晨了。船速已慢了下来,象是故意让人欣赏上海早晨的美丽景色。 船的一层是大通铺,看得见有不少人在喂鸡喂鸭,蝈蝈声、呱呱声,此起彼伏。有装鸡蛋的,有捉鸡的,有捆鸭的,这是苏南苏北的农民进城做小商小贩的另一种场景。 农民不再安分种地了,他们似乎闻到了暖春的气息,似乎看到了更远的潮汐。 后来,我考取了扬州医校求学。第三年暑假过后,我们要常去医院见习,我和同学培乔各自带着一辆自行车从东新港乘“上水”到高港。下船后,我们骑着自行车一路欢声笑语回到学校。自行车伴随我们完成了学业,也陪伴我们游遍了扬州的闹市和城郊。 “上水”,“下水”,曾经相伴,从不孤单。陪伴扬中人走出小岛,走进上海,走向世界。 现今,“上水”,“下水”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东新港已换骨脱胎,汽笛声也风干成了记忆。一岛五桥的扬中连到了全世界,农民富了,农村富了,一方美丽的生态绿岛,一座富裕的年轻新城,熠熠生辉嵌在水中央。 眼前,这陈旧的平房依旧存在,仿佛与四周的现代化码头格格不入。忽然记起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升,散入春风满洛城”的诗句,像歌,像笛,像号角,温暖了记忆,温暖了绿岛。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1485013
位访问者
本年度:28347362 本月:925422 今天:5588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