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王成明一行视察滨江零碳园建设 下一条:补正
难忘栏杆桥老渡口
施正祥   2019-10-15

  □ 施正祥 近来,我在《扬中日报》电子版上看到家乡有关部门正在开展《栏杆桥老渡口记忆》的征集公告,让漂泊在外50多年的游子思绪万千,连日来一直沉浸在来往老渡口的回忆中,数十年来过往了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但有几次的画面逐渐清晰起来,于是提笔写下以下的文字。 我是土生土长的扬中人,离开家乡已经半个多世纪,老家在今八桥镇万福村(原永胜公社永前大队)。1968年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山东工作,从此与栏杆桥老渡口有了不解之缘。从山东坐火车到达镇江后,除了乘坐姚镇班轮船回扬中外,乘坐汽车经过栏杆桥老渡口回扬中也是不错的选择。从在山东工作后到老渡口停运的二十多年中,现在回忆往来中经过栏杆桥老渡口有清晰记忆的至少有三次。 第一次是1972年的元旦,我与新婚不久的爱人从山东回扬中探亲,当天乘坐火车于清晨5点左右到达镇江火车站,当时从镇江到扬中有两条交通路线,一是姚镇班轮船,一是镇扬长途班车,由于爱人是第一次回扬中见我的父母,我想尽量早点到家,尽管汽车要在栏杆桥江面等待轮渡过江到扬中,但仍然比乘坐轮船快,所以就选择了乘坐汽车。记得当天雾气比较大,路上一直担心会不会影响轮渡开行,当汽车到达大路江边时,栏杆桥的轮渡果然因雾没有开行,我们只好在江边等待。元旦前后,天气已经比较寒冷,江边也没有避寒的地方,我们依偎在一起御寒,我也因此向她详细地介绍了家乡的状况,由于家乡是长江当中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江,交通非常不便,离了船寸步难行,即使有船遇到大风大雾天气,也只能望江兴叹,就像今天这样。长江天险不但给人们出行带来困难,而且也制约了扬中经济的发展,每一个扬中人做梦都想着有一座方便出行的大桥。那天我们等待了二个多小时至中午时分,大雾才渐渐地散去,轮渡方开行,我们上了船过了江上了岸,踏上了扬中的土地,我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下来,所以至今仍然不忘。 第二次,是在1989年5月底,我回扬中处理完妹妹的婚姻问题后准备回山东,来到栏杆桥渡口候船。这次在渡口有两件事仍然记忆犹新。一件是遇到了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交谈中得知他是社办企业的外勤人员,负责营销工作,这次外出是去安徽淮南等地销售服装。当他得知我的爱人在县供销社工作时,他说准备去山东这边看看。一个月后,他果然去山东找我,带去了各式各样的服装样品,爱人陪他去她单位与有关人员恰谈,最终满意而归。另一件是在渡口看到地摊上有卖枇杷的,让我想起老家屋后曾经也有一棵枇杷树,每年麦收前后,黄灿灿的枇杷挂满了枝头,后来这棵枇杷树在大跃进年代砍掉了。自从离开家乡后,再没有尝过枇杷的滋味,于是买了一嘟噜品赏起来,觉得很甜,于是又买了一嘟噜带回给家人尝尝,因为山东这边没有枇杷,孩子们第一次吃到这样的水果而且是产自家乡的,非常高兴,他们的喜悦之情至今难忘。 第三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家乡的经济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物流交通成了制约扬中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扬中人民决定自筹资金建设大桥,当时扬中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在大桥通车的前一年,我回家过年,再次经过栏杆桥老渡口,当时预感到大桥通车后将不再经过这里,为了留个纪念,在轮渡靠岸后,我站在甲板上让家人给我拍了一张照片。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地翻出了这张照片,从照片上看,轮渡虽然还是那个轮渡,但载客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已经有私家车出现在甲板上,而且远处有另一艘满载的轮渡,运输繁忙可见一斑。 又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家乡已经建成一岛五桥,扬中人民的梦想早已成真,城乡面貌、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为扬中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栏杆桥老渡口虽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应该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应该载入扬中经济发展的史册中。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56364755
位访问者
本年度:22695794 本月:5551312 今天:19845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