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田园风光 下一条:奋进的江洲
从放牛娃到汽渡船长
  2019-09-29

  □ 肖金兰 扬中,因水而生,曾因江而贫,也因江而兴。从原始的滩涂,到水上花园城市;从江中孤岛到一岛五桥、江心跳板,长江,牵动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时代步伐。 昔日的扬中第一渡 解放前,扬中是全省有名的 “三无县”,即无公路、无汽车、无轮船。60年前,扬中交通仅靠民间的渡口和小木船与外界通往,每逢大风、大雨、大雾、暴雪等恶劣天气,大小船舶全部停航,就成了长江中的一座孤岛。 1960年5月,栏杆桥至丹徒新港的公路渡口建成通航,过江渡轮投入使用,实现了扬中对外直通汽车,打开了扬中通往外界的 “大门”,才让小岛扬中彻底告别“孤岛”,把发展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走上了一条腾飞之路。 从1960年5月7日通航,到1994年12月29日撤渡,栏杆桥汽渡共计开航45万余航次,载送各类车辆640万余辆,运送旅客5400万余人,实现35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可以这样说,栏杆桥汽渡曾是扬中水上交通命脉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扬中第一渡”,见证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扬中经济高速发展的盛况,更是扬中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 从放牛娃到养路工 我的父亲张恒义,今年78岁,在栏杆桥汽渡干了一辈子。虽然栏杆桥汽渡已撤渡25年,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熟悉他,见面都要亲切地喊他一声:张老大。懂行的人都知道,老大就是汽渡船长,老轨就是汽渡司机,在那个年代,能做一个老大,十分少见,也真不容易。 我的老家在三茅公社滨江大队第十队,紧靠南江边,位于今天的翠竹南路最南端。在当时来说,比较闭塞,交通十分不便。由于家庭贫穷,16岁时,父亲就开始给生产队养牛、放马,帮助养家糊口。1958年初,适逢镇江公路段扬中养路队成立,后来经同村的长辈介绍,被招聘为养路工。当年全县养路工共计18名,运料板车12辆,一匹马,一辆马车。因为有养牛、养马的经验,父亲当上了一名马车工,负责养马、赶马,驮石料。 参加工作后,父亲先后参与了三沙公路(三茅至沙家港)、三栏公路(三茅至栏杆桥)、三八公路(三茅至八桥)等多条城乡公路建设,从外地运来煤渣、石子、黄沙、铁砂等,运至公路沿线,进行施工。当年没有机械设备,装运路料全靠手拉肩挑,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从养路工到船长 我的父亲虽然个子小,人也长的瘦弱,但工作上却丝毫不含糊。在马路上工作7年后,凭着工作能吃苦耐劳,也肯动脑筋、钻研业务,1965年年初,经组织选调,父亲来到栏杆桥汽渡,改行做起了渡工。尽管是同一个单位,都属于扬中养路工区管,但相比养路工,渡工工作更为艰辛,工况更为险恶,条件也更为艰苦。风吹日晒不说,还没有一个安逸的工作场所,汽渡成立后好长一段时间,渡运职工都没有陆上宿舍,全部住在船上。白天乘风破浪,风里来雨里去,摇晃了一天,晚上还要睡在船上,又要随波逐流,颠簸一个晚上,渡运职工的困难可想而知。 父亲自1965年上船,先做水手,后来跟随缪万华老师傅学习驾驶,到1969年10月,就担任副驾驶,开始独当一面,驾驶大卫东轮(一种小火轮船),到1973年初,任正驾驶,成为真正的船老大,实现了从放牛娃到汽渡船长的角色转变。 从栏杆桥出发到对面丹徒新港,一趟需要10分钟左右。每天首趟轮渡5:30发班,到晚上7:00,一天往返13趟。遇到紧急情况,如公安、救护、消防等,也需要夜间行船,做到随到随渡。每天5:00左右,伴着第一道曙光,父亲就与他的同事们早早起床,做好开船的准备工作,开始一天的忙碌。从船坞中开船,靠岸,放跳板;引导汽车上船,垫好三角垫、靠岸、再放跳板……每天,重复这样的动作。当年摆渡的技术较落后,汽车上下渡船的跳板,是既大又笨重的木板,浸了江水后,分量更重,通常要多人配合搭好跳板,还要引导车辆慢慢通过,防止车辆掉入江中,引发事故。 父亲和渡船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亲历了栏杆桥汽渡的兴衰。从16吨位的小卫东火轮到42吨位的退役登陆艇,再到164吨位的双回路12车渡,从木质船到水泥渡船,从水泥船再到钢质渡轮,从一趟装一辆车,到一趟装12辆车,栏杆桥汽渡在一天天长大。渡运条件也逐渐改善,渡工原来都住在船上,渡船就是船工的家。再后来到1976年,镇江公路段拨款重新建造新码头,在紧靠码头边的岸上,建起了几间瓦房,包括职工宿舍、油料库房,渡工们才有了陆上的“家”,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俗话说:长江无风三尺浪,跑马行船七分险。在父亲的驾驶生涯中,曾经遇到过多次风险。最危险的一次,他正驾船从新港渡口向栏杆桥方向开进,刚开出不久,只见天上乌云密布,一场罕见的风暴来袭,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晃,浪涛一阵接一阵,父亲见状,当机立断,迅速掉头,将船退回到新港船码头,避免了一场船翻车毁人亡的特大事故。镇江日报记者鲍金才曾专门来到汽渡,采写了一篇通讯稿,发表在《镇江日报》。 常言道:世间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汽渡职工的工作是艰苦的,从父亲的讲述中,我体会到了当年的艰辛和不易。苦中也有乐,他们也遇到一些引以为荣的事情。父亲曾亲自开船,接送重要人物,如彭冲、江渭清、管文蔚等领导人。当年的县委书记周成明,每次过江,都要到驾驶室来慰问,还要发上一支烟,对船员们来说真是莫大的荣幸。 1994年12月29日,这是撤渡的日子。那天,父亲的心情十分失落,他独自坐在驾驶室抽起闷烟。也难怪,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操练了几十年的手艺,汽渡要突然停航,心中一定是百感交集、难舍难分的。扬中一桥竣工通行的那几天,很多人都到桥面上去走走“尝鲜”,但父亲却不肯去,想必对汽渡还是割舍不下。 如今,栏杆桥汽渡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昔日热闹繁华的场面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些老旧的建筑,向人们述说着过去的辉煌。听说原址将要开发建设渡运文化公园,父亲十分高兴,盼望能够早日建成,一定去故地重游,并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船员证、工作证、奖状等,让我转交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希望能够把栏杆桥汽渡的历史好好写写,让汽渡的精彩故事和渡工精神流传下去。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1968519
位访问者
本年度:28845621 本月:1423681 今天:7183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