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从消亡的陈旧中见识当下 下一条:在水一方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二
  2018-11-16

  □ 朱务清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样,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不少被采访人士多次谈及习近平在成长道路上常说的一句话:“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代的青少年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应该反思一下,我有没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能不能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习总书记之所以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他出身于革命家庭,耳濡目染,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他的父亲习仲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母亲齐心和阿姨齐云是老革命。我们党是以延安为中心,演绎了一场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伟大传奇,从这里走进北京城。习近平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活了七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记着。”他走出迷茫和彷徨,与老百姓结成血浓于水的关系,“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心中永远装着人民,走好人生征途第一站。 第二,七年知青生活,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他深情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三,他利用农村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坚持读书学习,以文化人,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理论素养。当年习近平是两年制的初中生,用现在标准衡量,称为“知识青年”,是完全不合格的。他到了穷乡僻壤的山沟里插队落户,连煤油也供应不上,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习近平利用晚上和冬闲季节,挑灯夜战,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尤其对历史和政治书籍情有独钟,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那“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年代,这更是难能可贵的。因此,习近平讲话时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这跟七年知青岁月的学习积累是有一定关系的。 第四,七年知青岁月,他和农民摸打滚爬在一起,走进农民的生活,走农民的内心世界,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生存的艰辛。他读懂了社会这部无字大书,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为树立远大理想和孕育治国理政的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之后,习近平深情地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这七年知青岁月,他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农民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 以上这些让我想到孟子讲过的一段话:“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陕北七年,正是习近平的人生第一站,“别人是从零开始,他从负数开始”,历经艰辛的淬炼,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 这又我想起7月26日光明日报的文章《困住教授的究竟是什么》,报道某些大学生挂科或论文答辩分数低了,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凭借社交平台攻讦或是评教故意给差评。中小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教师不敢批评教育,一是怕出现意外,二是怕家长找校长兴师问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报告中语重心长地说:“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期望。”但是,目前我国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阶段上,分数决定一切。同时,不少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什么立德树人,什么全面发展,统统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却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或小公主,衣食住行只动嘴不动手;家长顶在头上怕摔坏了,含在嘴里怕咽坏了。光明日报记者就教育问题特地采访了三位家长,一致认为人生的扣子应当从小立规矩开始。家长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原则、立规矩,而不是有事直接找学校,推卸自己的责任。”“隐性教育更加重要。练就不怕困难的性格,练就吃苦耐劳的习惯,练就百折不屈的性格和意志等,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应拥有的素质。客观来说,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才是真正的良心教育。”“能力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都能靠能力迎刃而解。因此,越来越束手束脚的老师,同样给家长敲了警钟,出现问题,不能把全部责任都一股脑儿推给学校。”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每年有上亿的青少年在上学,孩子能否成人成才,对于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大事,关系家庭兴衰成败的大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夫妻俩已是耄耋老人,为教育事业献了青春和终生,但是能否把孙子们教育成人成才,是有着深刻的体会的。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父母是孩子踏上人世间第一位老师,立身处事,要做出榜样,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认真思考,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且关键节点是小学三年级之前。这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名字是父母起的,名声是自己写的,每个人填写历史的笔,都操纵在自己手里。”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57741941
位访问者
本年度:24104392 本月:6959910 今天:35026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